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激發新作為。
3月7日,2019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召開,分析了衛生健康事業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推動全市衛生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
2018年是徐州發展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全市上下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為主線,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旋律,以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為主抓手,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團結拼搏、攻堅克難,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改革成效進一步顯現,區域性醫療中心首位度不斷提升。
當前,全市三級醫院數量達19家,其中三甲醫院10家,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及建設單位6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94個、院士工作站12個,均高居淮海經濟區首位。其中,全市35%外埠病人占有率不僅在淮海經濟區獨此一市,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到徐州看病”成為周邊地區群眾的習慣。
人民健康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社會政治問題,是優先發展的戰略任務。新年伊始,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立足新起點、瞄準新目標,早謀劃、細部署、真落實,唱響推動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譜寫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健康新篇章。
市一院篇
2019年,是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衛健委的領導下,市一院圍繞“搬遷、調整、發展、提升”八字方針,做好新醫院布局和診療流程優化;打造醫院特色和專科優勢,著力推進“十大中心”建設;緊扣“八項”工作重點,全面深化綜合醫改,加強醫院管理和人才培養、引進,拓展發展空間和服務范圍,夯實發展基礎,改善醫療服務水平,提升綜合救治能力,全力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穩步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為健康徐州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今年上半年,市一院將完成新醫院建設的施工掃尾和綜合驗收工作,制訂搬遷方案和綜合配套謀劃,做好新醫院科室及病區功能布局,優化診療流程,將工程建設與搬遷工作同步進行,確保順利搬遷,有序運行;根據新醫院設備配套需求,分批次完成設備及辦公用品購置計劃;結合搬遷配套需求,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協調配合,明確院領導及各部門、各科室的具體任務,提前配備設施設備,提前安排病人診療銜接。
為發揮醫療資源優勢,市一院將著力打造十大特色診療中心:眼科診療中心及國家級重點專科培育、肝膽胰診療學術中心、腫瘤精準醫學中心、國家級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遠程醫療會診中心、青少年近視防控中心、心臟大血管病分中心、創傷與急救中心、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中心。通過不斷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在疑難雜病、急危重癥的救治上實現新突破,形成生命救治網,打造區域診療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為深度整合醫聯體資源,市一院將繼續做好銅山區、縣(區)鄉鎮醫聯體的建設,逐步實現三級醫療網。進一步推進與銅山區人民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合作,與上海同濟大學附屬醫院合作共建“徐州市消化診療中心”。提升信息化水平,搭建統一的分級診療信息平臺,全面推進徐州市分級診療平臺建設使用。加強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各專業基地建設,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引進住培考試系統。
2019年,市一院持續推進“一站兩中心一聯盟”建設,創建國家級院士工作站,發揮院士工作站的品牌效應和實際應用。加強醫院文化建設,組織開展慶祝建國70周年活動,引導職工弘揚和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塑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風嚴謹的行業風范。
市中心醫院篇
心有方向,行有定力。2019年,市中心醫院在由規模效益型向質量內涵型轉變的基礎上,做好“三大轉變”——由大型綜合性醫院向研究智慧型醫院轉變,由以臨床為主型向醫教研融合型轉變,由制度管理向制度和文化管理結合型轉變,吹響全面建設區域領先、省內一流、國內先進的淮海經濟區醫療中心的集結號。
保持定力
引領區域轉型發展提檔升級
新的一年,市中心醫院將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讓人民群眾獲得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為目標,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改善服務為重點,充分發揮疑難、急危重癥診治優勢,促進醫院綜合管理、內涵質量、學科建設、技術水平、人才梯隊、科研教學、優質服務、支持保障能力提升,塑造醫院品牌,實現醫院高質量發展。
早在2017年4月,徐州市中心醫院就率先實施了以“轉方式、調結構、強內涵”為關鍵詞的地市級三級醫院轉型發展戰略。近年來醫院以科室綜合目標為抓手,設立“醫院質量安全獎”,深入完善“綜合目標管理考核”和《臨床科室基金管理辦法》。推進了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把醫療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項醫療救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2018年醫院榮獲“中國醫院管理(醫療)卓越獎”“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優秀醫院”“中國管理創新醫院”“全省優質醫療服務示范醫院”等多項榮譽。
提高實力
矢志不渝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
實施高端人才引進戰略,助推學科建設再攀高峰。進一步落實“人才強院”戰略,做好急需專業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進一步建立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實行院領導包掛制度,引進人才做到引得進、留得住、有作為。以世界性眼光謀劃發展,在已建成董家鴻院士工作站等5個院士工作站的基礎上,再促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國內頂尖醫療團隊的落戶。搭建與國內外一流醫院溝通交流的平臺,與國際知名醫院建立友好醫院,開展合作項目,以人才戰略推動學專科建設升級進位,在擁有心血管內科等20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胸痛示范中心等5個國家級示范中心的基礎上,實現“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向著躋身國家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或達到區域醫療中心水平的目標不懈努力。
打造互聯網+醫療,積蓄發展新動能。市中心醫院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醫療作為改善醫療服務的重點,進一步完善信息設備升級改造,發揮好應有作用。瞄準互聯網+醫療服務為目標,堅持醫療、信息化相結合,推動醫療服務從院內向院外延伸,從治療向健康管理延伸,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讓百姓享受到智慧醫療發展帶來的便利。
激發活力
不忘初心實現醫院可持續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和醫院公益性。制定現代醫院管理章程。進一步推進醫院綜合改革,促進醫院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實行民主管理和科學決策,實現醫院現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確保醫院公益性目標的實現。
打造“學習型醫院”和“研究型醫院”。全員樹立“學無止境”的終身學習觀念,建立健全學習保障體系,努力打造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習網絡,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專業技術素質和崗位技能水平。以人的全面發展促進醫院整體醫療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和醫院綜合能力的跨越式發展。
深入落實醫改政策。以“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為目標,科學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多舉措維護患者權益,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在2018年各項質量指標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提升、醫院運行效率提高的基礎上,采取綜合性措施,進一步規范醫務人員診療行為,緊扣醫改和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要求,努力實現醫院社會效益與運行效率有機統一,實現醫院可持續發展,為建設區域醫療中心、促進健康徐州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徐礦總醫院篇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2019年,徐礦總醫院堅持以健康為中心、以醫生為軸心,圍繞醫院“十三五”發展規劃及醫院管理八大要素,繼續實施“三引進、一聯合”“八大建設”和“三名”“三化”戰略,以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升技術服務和經營管理為抓手,依靠“技術、服務、市場、管理”四輪驅動,以專病專技、品牌建設和技術創新團隊建設為切入點,打造有特色的品牌專科,以保增長、拓市場、調結構、降成本、控壞賬提升經營效果,以績效目標考核激勵提升內生動力,全力推動醫院的高質量發展。
為加強專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繼續與國內一流醫院和專科開展合作,嘗試采用專科托管等新形式,引進1至2個院士工作站。采用專業扶持、技術嫁接、專科托管等多種形式,打造一批在徐州醫療市場中實力強、技術優、品牌響的優勢專科。
進一步實施優質服務工程,通過提升人員素質、改善服務流程以及關鍵環節服務體驗,推進服務持續改進,打造有溫度的醫院。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改造和信息化建設,推進智慧醫院和互聯網醫院建設,以遠程會診、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影像、信息化平臺為紐帶拓展市場建立醫聯體,真正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病人少跑腿”。全面落實從嚴治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民生建設,堅持為職工辦實事,打造廉潔幸福醫院。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