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他們不是臨床醫生,卻長年直面疾病,探究傳染病的源頭;他們的工作看似平淡,但每天都身處沒有硝煙的戰場,投入一場場城市健康保衛戰。
在疫情發生時,為了防止病原擴散,他們義無反顧沖在了最前面;在食物中毒事件發生時,為了及時對食物及排泄物進行采樣檢測,他們連夜加班忙碌;在學校發生大型傳染病時,為了防止疾病肆虐,他們組織醫護人員為學生集體預防接種……
他們,總是出現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他們,總是站在最艱苦、最危險的地方;他們,總是默默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健康與安寧。他們,是可愛可敬的“疾控人”。
監測40多種疾病,去年發現報告病例1萬例
“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我們的身影”
“天天與傳染病打交道,充滿了太多的未知、困境甚至危險。但作為‘疾控人’,必須首先沖在前面,找出傳染源、傳播途徑,提出防控措施。”在疾控中心現場處置科工作了17年的畢俊,對這份工作有著難以言說的情結,“可以說是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我們的身影。”
戰役,總是突如其來。
2015年大年初五,市立一院發現一起禽流感疑似病例,請求疾控中心人員前往調查處置。“當時患者卡血卡痰,臨床癥狀高度疑似禽流感特征。”在畢俊的印象中,那天的雪下得特別大,積雪很深,路上連出租車都打不到,他只能和同事一起步行前往。“當時醫院已是人心惶惶,生怕有被感染的風險。”
從疾控中心到市立一院的路上,身體移動的同時,畢俊的腦子也在飛速運轉,閃現出一系列熟記的緊急處置思路:確定患者的患病情況,了解家庭成員的傳染風險,考慮可能導致禽流感的因素;迅速掌握與患者密切接觸的人員名單,控制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并對患者和接觸人員的樣本進行采集、檢驗……
這樣高風險的戰役,畢俊打了17年。而其中最艱辛的一場,就是“‘非典’之役”。
2003年夏天的一個早晨,疾控中心突然接到一起疑似非典病例的報告,“對于這種新發傳染病,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情況下,現場作業的危險性大大提升。”但疫情就是命令,即使再危險也要挺身而出。
畢俊回憶說,當時他主要負責場所消毒工作,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上十二層紗布口罩,“當時沒有配置高等級的防護口罩,紗布口罩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為了安全起見,我就多戴了幾層。”在所有防護措施準備停當后,畢俊與同事一起匆匆趕往醫院。
而這僅僅是這場戰役的開始。不久,監測哨點前移,凡是在火車站或者汽車站發現的疑似病例,都要被送往傳染病院進行監測,“一組3個人輪班,一輪半個月,每天都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熱氣模糊了面罩,也浸濕了防護服,“全身上下都濕透了,每天最少要洗4、5次澡。”
除了突發疫情事件的處置,平日里,像畢俊這樣的一線人員,還要承擔傳染病的防控工作,“監測40多種多發病種,重點監測流感、麻疹、手足口、霍亂等常見傳染病,2018年通過監測發現報告病例1萬例左右。”此外,每天還要在傳染病疫情直報網絡上監測4-6次,并主動出擊,下到基層,去往最艱苦的地方,到牲口棚采集糞便、到垃圾場捕捉蒼蠅、到荊棘叢生的山坡上抓蜱蟲……最后將采集的樣本帶回疾控中心,交由檢測中心經縝密的分析和處理,為傳染病防控提供科學的依據。
每周監測流感病例60例,有時還要培養病毒
“控制疫情就是我們最大的驕傲”
走進市疾控中心大樓,可以發現7-11層全部為檢驗中心,可見檢測工作在整個傳染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性。在8樓工作的祝雯雯,今年是她來到疾控中心的第6個年頭。6年來,她每天都要與各種病毒、細菌打交道。每天,只要走進實驗室,白色防護服、藍色頭罩、N95口罩,便是標配。
祝雯雯每天主要的工作是監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找出致病因子,比如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以及其它各種途徑發生的傳染病。而流感,是她每天都要監測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流感監測網絡及時掌握本地區流感病毒流行情況,為國家預測流感流行趨勢提供理論依據,以及為流感疫苗株和流行代表株的選擇提供科學依據。”監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祝雯雯不敢有絲毫怠慢。
據祝雯雯介紹,徐州市中心醫院、徐州市腫瘤醫院兒科和呼吸內科以及徐州市兒童醫院作為流感監測哨點,每周需要分別采集就診的流感樣病例樣本20份,用于常規的檢測。“采樣對象為體溫超過38℃伴咳嗽或咽痛、發病3天以內、尚未經抗病毒治療的患者。”
除了檢測,祝雯雯有時還要做些病毒培養之類的事情。“因為流感病毒總是在變異,我們可以通過病毒雞胚培養,把分離出的毒株上送到國家流感中心進一步復核。”
在病毒培養的過程中,祝雯雯發現了個小竅門,“因為培養病毒需要利用雞蛋,在雞蛋的氣室邊緣打上眼孔,將病毒注入。而檢測時則需要把氣室部位剪開,剪不好容易造成浪費。”在長期工作的經驗基礎上,祝雯雯利用在淘寶買來的20元的雞蛋開孔器,不僅減少了雞蛋的浪費,更保證了效率和質量。
目前,市疾控中心配備了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離子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等先進精密儀器設備400臺(套)。作為衛生部醫學細菌分子學重點實驗室,中心設備與檢測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我市疾病預防控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雖然一路走來充滿艱辛,但當看到這些年來大小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民傳染病發病率逐年下降時,祝雯雯的臉上便會露出開心的笑容,“作為一名‘疾控人’,控制疫情就是我們最大的驕傲。”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