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東湖醫學產業園創新港項目現場。
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
鏡頭
4月8日,位于徐州經開區的東湖醫學產業園創新港項目,1號樓已封頂,2號、6號樓即將封頂,已有上海國致、蘇州雅睿等一批企業計劃入駐。位于徐州高新區的淮海生物醫藥產業園,1號樓和6號樓已完工,預計今年十一前,落地的22家生物醫藥企業將全部投入運營。
4月9日,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固體制劑、水針劑等車間一派繁忙景象,作為全國中樞神經藥物領先企業,2019年底,恩華藥業“依托咪酯乳狀注射液”獲評第四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作為全國糖尿病綜合治療領軍企業,萬邦醫藥已全面恢復至疫情前的生產水平,今年,萬邦醫藥還將按計劃形成以歐美、拉美市場為主的國際化業務版圖。
新醫藥與大健康產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發展,是極具成長性、關聯性和帶動性的朝陽產業、綠色產業。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把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四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之一,深度融入長三角、輻射帶動淮海經濟區,產業后來居上,邁入發展“快車道”。
根據《2020年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工作方案》,我市還將持續聚焦園區建設、項目招引、研發投入、人才引進等,推動醫藥產業高端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打造研發、生產、物流、銷售全產業鏈,實現產業中高速發展和向中高端轉型;力爭盡快建設成為淮海經濟區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孵化、生產基地和大健康產業集群。2020年,全市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2022年全市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營業收入力爭達到300億元。
突出龍頭引領 增創競爭優勢
4月9日,位于金龍湖國際廣場的恩華移動醫療科研基地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幕墻施工作業。恩華移動醫療科研基地項目總投資5億元。項目分兩期進行建設,其中一期項目為恩華總部辦公大樓,預計年內可投入使用。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
2020年,我市將總計實施包括徐州經開區迅睿生物兒科呼吸道檢測試劑 、徐州高新區華越微創介入醫療器械、新沂國奧源華晟干細胞及醫藥研發等在內的11個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147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7個、完成投資57億元。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個以上,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加大企業培育力度,規上企業力爭達到63家,其中新增規上企業9家。加強科技創新,龍頭企業實現研發投入強度6%以上,超億元單品達12個及以上,一致性評價藥品通過5個以上。
在生物藥領域,加快形成以江蘇萬邦為龍頭,以徐州經開區為主基地,以“四高一抗”為細分領域方向的產業格局,加快重組人胰島素原料、制劑產業化,開發心血管疾病防治和抗腫瘤藥物的化學替代新藥。
在化學藥物領域,以江蘇恩華為龍頭,以徐州經開區和徐州高新區為基地,擴大中樞神經藥物規模,重點推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加快補齊藥品研發、檢測、試驗等服務外包短板。
在現代中藥領域,以江蘇九旭藥業有限公司為龍頭,藥用植物功能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為依托,在心腦血管、麻醉、抗腫瘤用藥、抗感染等領域加大科技投入,聯合科研機構進行技術攻關,切實推動中藥制劑生產制造的標準化、規范化。
在醫療器械領域,充分利用淮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新模式和發揮以江蘇雷奧為中心的省、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帶動作用,鼓勵支持引導醫療器械企業在細分領域加大科研投入、錯位發展,在生產、物流、銷售方面加強合作,努力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
在醫藥物流領域,加快推進新沂必康、沛縣潤康醫藥物流項目建設,引導國藥控股、上藥徐州、恩華和潤等醫藥物流企業進一步加快向新城區淮海醫藥物流中心集聚,加快形成淮海經濟區醫藥物流產業發展高地。
在智慧醫療領域,搶抓“新基建”發展機遇,加快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使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成為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支點。
建強特色園區 加快產業集聚
產業的創新發展、跨越發展、集聚發展離不開承載平臺建設。
為此,我市堅持生態優先、共享復合、產城互動的規劃建設理念,全力推進東湖醫藥產業園和淮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兩大綜合性園區建設。年底爭取東湖醫學產業園創新港29萬平方米主體建成,著力打造產業創新和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研發、生產、服務外包基地。加快推進徐州淮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圍繞生物制藥、高端醫療器械、精準醫療三大板塊,開展項目招引、平臺孵化、中試生產、申報注冊一站式孵化服務。依托徐州醫科大學科技園,打造運營模式先進、產業特色鮮明、孵化作用顯著、創新服務高效的孵化平臺,重點推進國家級孵化器和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申報籌備工作。
加大人才引進培養,深入實施“彭城英才221重點人才計劃”,重點引進培育生物醫藥領域高層次人才。深化產學研合作,深挖徐州醫科大學等在徐高校研發資源,加快推動徐州醫科大學與江蘇恩華共建麻醉和中樞神經藥物及技術研發平臺和產業技術研究院。支持江蘇師范大學“江蘇省藥用植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與藥企加大合作。鼓勵江蘇萬邦、江蘇恩華、新沂必康等龍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提升研發強度,在蛋白新藥、中樞神經藥物、糖尿病、抗腫瘤等細分領域進一步確立優勢地位,提高整體競爭力。
◎徐報融媒記者 季芳 轉自徐州日報 20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