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9月初,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骨科成功完成兩例UBE椎管減壓手術,創新技術實現安全應用,解決老年椎間狹窄患者病痛難題。
術業有專攻 革新技術盡顯實力減壓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脊柱外科劉加元主任表示,近年來,門診中常見腰椎管狹窄癥患者,以70、8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居最。這種疾病對患者的飲食、睡眠都會造成一定影響,更有甚者會感到雙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難!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基本生活。
治療椎管狹窄類疾病,多通過開放手術或椎間孔鏡微創技術進行減壓。較“大刀闊斧”的開放手術相比,人們也通常會選擇微創減壓的術式。可以往進行過減壓手術的患者普遍反應,術后癥狀確有減輕,但一段時間之后,仍會出現一些小的后遺癥狀。因此患者們也非常疑惑,自己選擇了這么成熟的微創技術,為什么還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并非技術問題。正如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不同的專業技術對于不同疾病也有著其各自的不同優勢。而出現這種問題,多可能是由于減壓不夠徹底導致。礦總院此次引進的UBE新技術,正是彌補了這類疾病技術空缺,針對各類椎管狹窄的減壓都有著很好的手術效果。” 劉加元主任釋疑道。
蘇北地區領先開展UBE(單邊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
劉加元主任介紹,UBE技術是一種“單邊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的縮寫,主要用于椎管狹窄癥、輕度腰椎滑脫、腰間盤突出癥、腰間盤術后復發、高度移位的腰間盤突出癥等疾病的內鏡微創治療。
技術通過后路單側建立5㎜、8mm的兩個小切口,分別作經皮觀察與操作通道。觀察通道內放置內窺鏡監視手術視野,操作通道內放置操作工具用于椎管內外手術操作。雙通道分離的特點使該技術區別于同軸內窺鏡技術,具有視野清晰開闊、操作靈活方便、手術器械要求相對簡單等優勢。
據了解,這項革新技術是由2019年下半年剛剛引入國內,目前國內僅有少數醫院開展。在重重研究實踐之下,徐礦總醫院此次得以成功手術,于蘇北地區率先開展UBE技術,此舉不僅是填補了醫院脊柱內鏡技術新空白,而且意味著將會有更多椎管狹窄患者切實受益。
專家介紹
劉加元,徐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脊柱微創外科副主任。擅長微創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胸腰椎骨折等。開展脊柱內鏡手術7年,已獨立完成脊柱內鏡手術1500余例。率先在蘇北開展鏡下融合技術治療腰椎不穩。曾獲中國好醫生、江蘇省醫德之星等榮譽稱號。兼任江蘇省修復與重建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學會脊柱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鏡下融合委員會委員等。書寫論文40余篇,完成科研成果6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