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新聞:1月24日,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新一批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接受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勞動者的最高褒獎。此次,徐州共有12人榮獲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稱號。
全國勞模和全國先進工作者每5年評選表彰一次,是我國勞動者的最高榮譽。在我市的這批勞動“明星”中,優秀醫者共有3人,漫漫醫途中,他們用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溫暖了無數病人的身心,他們分別是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的徐礦集團淮海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主任醫師、教授榮良群,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的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陳光俠和徐州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韓從輝。
榮良群: 仁心鑄醫魂,硬核抗疫情
他是臨床醫師,也是學科帶頭人,更是江蘇最大國企醫院的掌舵人。
在榮良群身上,既有細致謙和的專家態度,又有睿智果敢的管理者風姿,這些角色特質和諧地融于一身,令人激賞矚目。從醫38載,歷經風雨滄桑,他用勤奮、創新、仁心踐行著一名醫者“大醫精誠”的誓言。
打造高質量有溫度的醫院
博極醫源,精勤不倦。自1982年至今,榮良群在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工作了38年。專家、學者、學科帶頭人、江蘇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醫院院長……眾多頭銜,他最愛這一個——“榮醫生”。盡力解除患者病痛,是榮良群38年堅守、奮進的最大動力。
1988年,榮良群在徐州地區率先開展腦脊液細胞學檢查,極大方便了醫生對于明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原發性及轉移性腦膜癌病、白血病及淋巴瘤鞘內轉移的診療,有效提升了徐州地區神經內科診療水平,該技術榮獲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二等獎。
1990年,榮良群在省內率先開展微創血腫抽吸術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研究,顯著降低了死亡率,并且明顯改善了病人的功能預后。時至今日,榮良群在微創抽血治療腦出血方面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技術榮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全國15個省市500家醫院推廣,更多患者因此獲益。
1995年,榮良群擔任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從臨床走上管理崗位。
25年后,翻看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的介紹:江蘇省臨床重點??啤⑿熘菔惺筢t學創新團隊、徐州市神經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徐州醫學院神經精神病學教研室、徐州醫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培養基地、“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病區”、國家衛健委高級卒中中心……每一個稱號都分量十足,蘊含著令人艷羨的榮譽與實力。
2015年,走上徐礦總醫院院長崗位的榮良群,全身心投入到醫療技術的突破和醫療管理水平的提升上,醫院的重點學科、專科建設邁上發展快車道。在新一任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徐礦總醫院大力發展重點??啤㈤_展優質服務工程、推進醫院品質管理。2017年,徐礦總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醫院。
“厚德精醫、博學卓越”是徐礦總醫院的院訓。在辦院理念上,榮良群始終秉持“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生為軸心”的原則,一方面精心打磨患者就醫流程細節,營造人文關懷,提供“無縫隙”服務診療環境,令患者和社會對醫院綜合滿意度始終保持在97%以上;另一方面,通過醫院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保證醫院科學發展,穩定醫生隊伍,幫助醫護排解煩憂,讓他們有更多的心力和時間投入治病救人的工作,實現醫患和諧、良好互動。
優質服務工程讓醫院獲得了老百姓的口碑。在2019年度全國衛健委開展的全國公立醫院滿意度調查中,徐礦總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住院患者滿意度在全省287家醫院中位列前十,成為徐州市公立醫院當之無愧的第一。
書寫抗擊疫情的合格答卷
2016年,徐州礦務集團、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泰康保險集團共同出資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重組整合了徐礦集團原所屬的全部醫療機構,淮海醫院管理集團正式運營。這一重組走在了全國國有企業醫院改革改制的前列,開創了大型國有企業與大型民營企業強強聯合辦醫院的范例。榮良群出任淮海醫院管理(徐州)有限公司副總裁一職。
如何當好淮海醫管公司主管醫院的“掌門人”,如何帶領旗下19家醫療機構發展蝶變?2020年,榮良群在抗疫大戰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分秒必爭才能搶占防控先機。應對疫情來襲,公司迅速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榮良群掛帥,領導班子成員團結協作,下設綜合、救治、保障、宣傳、督導等多個小組,24小時備戰值班。
目之所及是生命,心之所向是使命。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榮良群始終堅守第一線,帶領廣大職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診治,全力支援“逆行”征戰,硬核保障疫情期間的市民健康。
根據上級部署要求,徐礦總醫院緊密結合實際,在做好物資和人力兩方面保障的同時,制訂了“五個三”的后方全員防控舉措。把好“三關”:入門關、入院關、住院關;用好“三項關鍵技術”:防護、隔離、消毒;關注“三種人”:發熱病人、有流行病學史的病人、可疑的新冠肺炎病人;用好“三項管理措施”:制度預案、培訓達標、檢查考核;做好“三全”:全員防護、全員排查、全員培訓。這些舉措的落實,實現了院內感染零傳播、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在疫情面前,醫務工作者,不能退!防疫阻擊戰打響后,榮良群先后從徐礦總醫院和徐礦二院派出30名醫護人員前往武漢和徐州市傳染病院逆行救治,不計生死、不計報酬,生動詮釋了國企醫院危難時候顯身手的“硬核”擔當。
為保障市民的日常診療需求,醫院在強化防控舉措的同時,不斷優化作戰布局。1月24日至3月20日,僅徐礦總醫院一家就搶救危重病人270余例,完成各類急診手術2000余臺次,開展急性心梗介入術、腦梗溶栓、取栓300多例次,在市同等級醫院中收治急危重患者人數最多。此外,他們還上線了互聯網“掌上醫院”,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為百姓排憂解難,科學指導。
把責任牢記于心,用實干踐行擔當——這是榮良群的為醫之道,也是他的為“帥”之道。
談及未來,榮良群表示,淮海醫管公司將不忘初心,持續奮進,打造全國混改醫院高質量發展樣板,為淮海經濟區醫療中心建設添磚加瓦,為徐淮地區廣大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陳光俠:全心全意為病人排憂解難
如果人生還有一次選擇,今年41歲的陳光俠仍然想做一名醫生。致力于消化系統疾病診療醫學事業十余載,陳光俠憑借努力和堅持取得了許多外人羨慕的榮譽光環: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蘇省“333”第三層次培養人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踐精誠之道,揚醫者風帆——如今,陳光俠還在行醫道路上不斷前行。
精誠為醫贏得患者信賴
“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作為一名消化科醫生,從病患的切身需求出發,用技術和愛心陪伴他們度過生命中的‘寒冬’——這是我應盡的責任。”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陳光俠始終踐行著自己的承諾。
消化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也是個極其忙碌的科室。每天,陳光俠要查房、整理病歷、與病人溝通病情、為病人做治療,從早到晚,從不言累,加班加點是常態。
2008年,懷孕的陳光俠一直堅持日常工作,哪怕在妊娠后期,出現全身水腫且有妊娠高血壓癥狀,她依然堅守一線,沒請過一天假,一直到分娩住院當天才放下手頭的工作。
2012年,陳光俠的兒子才3歲。為了精進學業,陳光俠忍住不舍,與幼子告別,獨自前往南京醫科大學攻讀消化病學博士學位。三年博士學習期間,實驗室成了她臨時的家。實驗通常從早上8點半開始,除了中午短暫的吃飯時間,一直要延續到晚上12點,為獲取更加精細可靠的科研數據,有時還要在凌晨3點收集實驗結果——對于這一切,陳光俠從不懈怠,也從未抱怨。只有手握利器,才能擊退病魔,守護患者。這是支撐著她一路前行的堅定信念。
從醫以來,陳光俠的自加壓力、迎難而上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身邊的同事都稱她為“愛拼、敢拼的陳主任”??稍谡劶八c患者的交往時,大家又第一時間夸贊其慈愛、柔情的特質。
最初,剛入職場的陳光俠在給患者做普通胃鏡檢查時,發現普通胃鏡檢查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同時嚴重阻礙檢查的順利進行。為深切了解病人的真實感受,方便以后開展針對性指導,陳光俠主動要求“親身試鏡”,且不用任何麻藥。
還有一次,陳光俠為一位早期胃癌患者實施內鏡下微創切除手術,連續10個小時的時間內,她需要全神貫注地緊盯電腦屏幕,把控手術視野。由于盯注時間過長,她的眼睛充滿血絲,直到下臺后才發現,自己一直操作設備的手早已僵硬腫脹失去了知覺。
用高標準、高要求來審視自我的專業技術,用愛心、耐心來安撫每一位患者,這正是陳光俠的醫者仁心,而對陳光俠來說,贏得患者信賴才是她從醫的最大收獲。
一位80多歲老大爺的故事讓她記憶深刻。這位老大爺當時得了很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經過陳光俠的精心治療,痊愈以后就出院了。過了很久,老大爺又聯系了陳光俠,并拜托她一件事。“老大爺想在自己逝后捐獻遺體給醫院,但他不知道怎么去辦理這個手續,當時住院期間,他認為我治療得特別用心,值得他信賴與托付,就拜托我完成他的心愿,其實我自己都記不清他的名字了,但是他竟然這么信任我,這讓我十分感動。”陳光俠說,“都說醫者仁心,我認為,醫者首先要對得起患者的信賴。”
堅韌求索只為患者解憂
學海無涯,醫無止境。隨著科研的深入,陳光俠發現了消化道中晚期腫瘤研究轉化為臨床應用的周期太長、患者短期獲益難等問題,這讓她加速了向早癌診治技術傾斜的決心。2014年,作為當年徐州地區唯一獲得江蘇省國際交流支撐計劃項目前往日本的醫生,陳光俠在東京醫科大學及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學習胃腸食管早癌的診斷及內鏡下微創技術。2015年博士畢業后,陳光俠率先在徐州地區推廣胃鏡精查項目,并成功開展胃鏡下黏膜下層剝離(ESD)、胃鏡下全層切除術(EFR)、經內鏡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STER)等相關微創技術,填補了相關技術上的空白。
“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個患者,幸福一個家庭”,這是陳光俠一直踐行的行醫準則。多年來,她嚴格按照這一準則進行著每天的胃腸鏡檢查、治療及科研、教學工作,把學習、總結、思考、創新內化成自己的職業素養。在她的帶領下,市一院消化內科近年來引進和完善了一系列內鏡技術,受益最大的是患者。
為了盡快讓年輕人學會新技術,陳光俠十分注重“傳幫帶”,常常手把手親臨指導。“我現在比較欣慰的是科內學術氛圍濃厚,每個年輕醫生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們圍繞自己的發展方向積極學術研究,搶抓機遇,有些醫生經常自己花錢買豬胃利用周末及下班時間練習微創手術。”她談起自己的團隊時無比興奮,臉上洋溢著自豪感。
作為消化科主任,陳光俠傾心于創新醫療服務模式,通過應用新理念,推進醫改落實深化,徹底改變了科室的陳舊服務模式。在她的倡導下,科室秉持以服務提質量的理念,從醫療服務、技術水平、科普宣教等領域大力提升患者滿意度。2015年,他們科室與上海長海醫院簽訂合作協議,承擔國家級科技支撐計劃,成立胃癌篩查研究協作中心。2019年,陳光俠又在醫院成立了中國幽門螺桿菌分子醫學中心徐州市分中心,為淮海地區患者提供幽門螺桿菌精準及個體化治療,大大提高了幽門螺桿菌根除率。
在擔任繁重的臨床治療和科研項目的同時,陳光俠還被聘為徐州醫科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礦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每年承擔學校的理論教學及實習見習教學任務,并指導研究生完成課題、撰寫論文,數年來為我市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陳光俠表示,醫療衛生事業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她將繼續攀登求索,以求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韓從輝:不忘初心,做讓患者滿意的醫者
做了29年的泌尿外科醫生,如今早已是省內外知名專家;從“江蘇省首批衛生領軍人才”到“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他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在徐州醫療界,大家對韓從輝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他在徐州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這方陣地上,引航奮進,揮斥方遒,早已成為業界標桿。
不斷奮進,勇攀技術高峰
不斷學習鉆研學科前沿技術,讓更先進的技術惠及更多病人,是一名醫生最起碼的醫德。本著這樣的理念,韓從輝和他的團隊在臨床技術的應用上取得了一個個突破。
2005年,該科室在徐州地區率先開展腹腔鏡腎臟和腎上腺手術;2007年,牽頭成立東南大學生殖醫學研究所,在蘇北地區率先開展男性假體植入術治療勃起功能障礙;2010年,在江蘇省泌尿外科領域率先開展單孔腹腔鏡技術治療腎臟疾病,并在徐州地區率先成立了微創泌尿外科中心;2011年初,國內領先的精道鏡檢查技術也在該院成功開展……
曾經一位被診斷為“不射精”的患者慕名找到韓從輝,說自己婚后多年無法生育,家人非常著急,患者已在周圍地區多家省市級大醫院就診,但都沒解決問題。韓從輝詳細了解病情后,認為可能是精道梗阻性疾病,決定給患者進行精道鏡檢查,手術中發現患者有右側射精管末端囊腫,通過精道鏡成功地實施了囊腫切除術。手術第三天,患者就能正常排出精子,患者及其家屬非常高興,出院后又專程到醫院來道謝。
據了解,該技術獲得2013年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一等獎,相關論文發表在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雜志上,成為目前國際上有關精道鏡技術影響因子最高的SCI論文。后來,兩名瑞典患者因精囊炎癥久治不愈,專程通過郵件聯系韓從輝,并不遠萬里來到徐州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
在韓從輝的帶領下,徐州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于2012年進入江蘇省醫學重點專科行列,并被衛生部確定為內鏡與微創技術泌尿外科專業培訓基地。此后,圍繞打造淮海經濟區實力雄厚的泌尿外科診療中心,韓從輝及其團隊馬不停蹄、不斷奮進,治療水平達到國內領先。
男科學是泌尿外科的一個新興專業,韓從輝也把它作為學科發展的重要方向。2018年,他牽頭成立了包含蘇魯豫皖70余家醫療單位的淮海泌尿男科聯盟,以求在淮海經濟區推廣泌尿男科新技術,促進專業診療水平的共同提高。
臨床上取得的成績,韓從輝顯然并不滿足。他常說:“臨床實踐和科研是相輔相成的,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僅要為患者解除痛苦,還應該研究解決臨床工作中還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為此,他潛心科研,不斷創新,主持多項國家及省市科研基金項目,研發多項發明專利,他所研制的“自動精液收集系統”投產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還被印度、巴基斯坦等引進。
真情付出,播撒醫者之愛
臨床治病救人、教學培養后進、科研攻關創新、基層健康宣教……在外人看來,韓從輝是異常忙碌的,但他無論怎么忙怎么累,都會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給就診者以耐心、關心,送上真摯的撫慰。
某年冬天的一天,韓從輝凌晨1點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值班醫生告訴他,有一位第二天要做手術的患者異常緊張,一定要見他一面。韓從輝二話不說,頂著刺骨的寒風趕到醫院,握著病人的手勸慰他,直到病人精神徹底放松,安然入睡后,他才放心地離開醫院。
還有一位蕭縣的病人小張(化名),因腎臟積水來到徐州市中心醫院就診,因為病情的壓力和醫療知識缺乏,小張感到非常緊張。韓從輝了解到他的具體情況和家庭條件困難后,耐心細致地給患者講解病情,用自己的飯卡給小張買飯,并囑咐護士們好好照顧他。
“我常常對新來的醫生說,要與患者溝通,首先要學會換位思考。你想想,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你自己,你希望醫生用什么樣的語氣跟你說話?你希望聽到些什么?如果這樣想一下,你就知道怎么跟患者溝通了。”韓從輝說。
29年來,韓從輝對每一位患者都投入了真情和愛,他的付出,不僅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由衷感謝,還得到了領導和同行們的高度認可。他先后被評為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個人、江蘇省用戶滿意服務明星、徐州市“五十名醫德之星”,他3次獲得徐州市衛生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并且當選徐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教科文衛工委委員,獲得了徐州市五一勞動獎章。
在韓從輝的影響下,泌尿外科的醫生們都養成了一種“習慣”:患者特別是疑難雜癥患者進行手術前,他們都會親自到病床前與他談心,坦誠地告訴他病情和手術的重要性,告訴他們,醫院一定會竭盡全力幫助他們,從而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以及病人的術后恢復。對不少貧困家庭來說,手術費用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為了給病人節省費用,醫生會盡力為每位病人制訂個性化診療方案,確保診療準確,不讓病人走彎路、花冤枉錢。
據了解,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居多,在就醫診治的過程中,除了醫療救助以外,更需要醫務工作者施以人文關懷。在韓從輝的帶領之下,科室大力弘揚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結合科室老年病特點,制訂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優化服務質量的同時,還保證讓老人看病看得放心、舒心。在2020年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活動評選活動中,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團隊獲評“敬老文明號”稱號。(徐州日報2020.12.1)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