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徐州市康復醫院(徐州市中心醫院康復分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康復醫院)于2014年經原江蘇省衛生廳確認為三級康復醫院;2017年,成為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康復醫院,是一所由徐州市政府舉辦的、公益性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等功能為一體的三級康復專科醫院。近年來,醫院緊緊圍繞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和深化綜合醫改兩大中心任務,貫徹新發展理念,抓住機遇,強化醫院內涵和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努力塑造專科品牌,醫院學科建設與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區域影響力不斷擴大,康復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實現新突破。
堅持政治引領,為醫院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醫院黨委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制定出臺《醫院章程》,明確黨組織在醫院內部治理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出臺《黨委會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書記、院長溝通議事規則》等文件,明確了頂層議事路徑和行政管理職能;實施黨建帶頭人、業務帶頭人“雙帶頭人”培育工程,以科室為單位調整支部建設,臨床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全部由黨員科主任兼任,實現了“支部建在學科上”。以黨史學習教育引領醫院創新發展,不斷探索黨建工作新思路,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提升“三會一課”總體質量,推進“黨員示范崗”建設,推動基層黨支部建成黨建和業務“雙強黨支部”。黨委中心組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參學范圍上守正創新,把學哲學、學黨史作為黨委班子的必修課;院領導班子帶著中層干部、黨員一起學,黨員帶著群眾學,黨日主題教育活動時邀請民主人士、高知分子共同研學,把政治理論和業務管理揉在一起學;以領導帶動黨員干部,以黨員干部帶動群眾,讓黨的領導融入醫院管理的各環節,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統籌推進、同頻共振,為實現醫院發展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加強內涵建設,醫院管理成效初顯
醫院緊緊圍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方向、舉措,以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為導向,努力通過“三個轉變”提質增效,提升醫院服務能級。一是進一步強化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和單病種管理,加大核心制度落實情況的督查力度,突出專科特色,創新開展護理服務,打造優質醫療、護理服務品牌工程。二是加強醫院基礎管理。加強醫療、護理病歷質量的書寫,提高甲級病案書寫合格率,杜絕丙級病歷,提高病案首頁完整率、準確率、上傳率;加強“醫療十八項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加強臨床“四合理”規范的執行,持續推進臨床路徑,單病種管理及日間手術、抗生素管理工作;嚴管醫保基金,加大醫保制度落實督查力度,加強DRGs點數付費數據管理,以適應新醫改形勢下的醫保管理要求和患者就診需求。完善績效考核和獎懲機制,通過績效分配調整,加大對高新技術扶持力度,不斷提升診療水平和救治水平。

三是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積極開展多學科診療模式,開設亞重癥康復病區,提高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提高臨床診治能力;以“互聯網+”為手段,積極拓展多樣化預約方式和支付結算方式,有效縮短患者等候時間;持續拓展服務范圍、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持續推進“開展優質服務、爭當服務標兵”活動,改善醫院環境,圍繞患者服務,提升患者就診就醫的感受;積極創建老年友善醫院,開通老年人優先窗口,為80歲以上無陪護的老年患者提供全程輪椅陪同就診服務,大力營造愛老、助老、敬老良好氛圍,獲評“2021年度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優秀單位”。四是依靠信息化帶動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上線多項門診信息化服務系統、檢驗系統擴容建設、省影像云平臺的建設、醫保DRGs分析系統和病案首頁、結算清單的整合開發等信息化手段的支撐和應用,使醫療服務得到了持續改善,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高端人才培養引進成效顯著
醫院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人才引進培養的常規思路,積極構建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和塑造使用平臺。一是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醫院制訂了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有計劃、有目的培養人才梯隊。根據學科建設需要,制定了繼續醫學教育、外出進修、外出短期培訓、業務學習、三基三嚴培訓及考試等計劃,加強現有醫學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對科研項目、新技術應用、新項目開展、論文發表及在職學歷提高予以獎勵。二是深入推動實施重點人才關愛工程。強化年輕醫務人員培養,選拔一批年輕有為的醫療骨干,通過“走出去”進行針對性培訓方式,將其培養成綜合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復合型康復醫療人才,促進隊伍快速壯大、素質不斷提高、結構更趨合理;同時,傾全院之力,集中塑造在淮海經濟區、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專家。三是緊抓機遇,引進人才。主動對接大院大所,啟動人才柔性引進使用管理辦法,經過與江蘇省人民醫院充分溝通協商,引進勵建安院士團隊在醫院建立工作站,同時帶動柔性引進3名高層次康復醫學人才,迅速提高了醫院高端人才層次水平,促進培養年輕后備人才的進程,為建設與區域康復醫療中心相適應的高素質干部人才隊伍提供動力源泉。醫院康復團隊(包括醫、護、治療、工程)現有副高以上職稱35人,碩士37人,博士3人,博士在讀3人,碩士生導師6人,博士生導師1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培養對象1人,“彭城英才-醫學重點人才”1人,“彭城英才-醫學青年后備人才”1人。2022年,新增康復學科國家級學會副主委1名,省級主委2名,候任主委1名,副主委5名。“院有名科、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良好格局初步呈現。
加強亞專科建設,創新提高康復醫療技術水平路徑
為促進醫療技術的持續發展,醫院通過建立多學科聯盟,進一步將“大康復”細分,相繼增設了亞重癥、脊髓損傷、心肺、疼痛、兒童、產科等6個康復亞專科,亞專科數量達9個。目前可全面開展腦卒中、腦外傷、重癥等疾病及對兒童、產后、工傷等特殊人群的康復評定與治療。與徐州市中心醫院臨床科室聯合,打破臨床、康復之間的界限,實現無縫隙對接,以超早期、早期神經康復和重癥康復,圍手術期和手術后超早期、早期骨科康復為代表的康復醫療服務正由慢性病恢復期治療向早期臨床康復治療轉變。同時,機器人輔助技術、重癥患者的康復技術、虛擬影像技術、神經調控技術等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和新設備的引進和應用,標志醫院的康復醫療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加快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學科建設格局。

多學科會診進行病例討論
醫教研協同發展,不斷增強學科創新能力
為實現十四五期間建成國家區域康復醫療中心和國家康復重點專科的工作目標,補齊科研短板,醫院制定了2021-2023年“保四、建三、爭一”(保持四個市級重點專科、建設3個省級重點專科、爭取建成國家級重點專科)的多層次科研管理目標,根據各科室學科發展現狀、人才結構特點,實行差異化目標管理;通過“引進專家團隊”和“國家級市級重點培育”2個重點科教項目,提升新技術、新項目的內涵質量和成果推廣;優化考核獎勵機制,調高高質量論文、成果的獎勵金額,取消低水平的科研獎勵項目。實行科教研工作與績效掛鉤,科主任聘任與科教目標考核相結合,實行主管領導約談制。作為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康復治療師培訓基地等教學培訓單位,承擔著徐州醫科大學康復治療本科學生和碩士生培養任務,建有5個教研室和6個教學實驗室;同時接受南京中醫藥大學、沈陽體育學院、江蘇醫藥職業學院、佳木斯大學、安徽科技學院等相關院校學生的實習;也是江蘇省康復治療師培訓、康復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加強管理,加大教學投入,推進校院合作,促進教學融合,實現教學相長,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努力把徐州醫科大學康復治療學的省一流學科早日建成國一流學科。同時,醫院加強對外交流,除與徐州醫科大學、濟寧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合作外,還與英國帝國理工大學、韓國圓光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開展科研協作和學術交流,不僅能及時了解先進的康復醫療技術、學術發展動態,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同時也不斷提升醫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醫聯體助力,打造區域康復醫學新高地
內塑品牌。以疾病為紐帶,通過學科整合、團隊協作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加強專病治療建設,形成新的發展優勢。一方面,醫院在現有專病診療基礎上,規范專病管理,對專病的門診收治、診療服務實行全過程質控,以專病診療為抓手促進專科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緊緊依托市中心醫院,著力橫向聯合優勢學科,以多學科聯合診療等形式集中力量開展重癥、腫瘤等疾病康復治療,確保康復患者能夠獲得高水平醫療服務,全力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先”高端康復醫療資源優勢品牌。幫扶共贏。作為徐州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成員,醫院充分發揮緊密型醫聯體作用,與市中心醫院、泰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康復醫聯體,開展腦卒中、腦外傷等疾病的雙向轉診服務,達到了區域資源共享。與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骨科、腫瘤內科等科室緊密聯合,通過績效共享的運營模式,開展骨關節病患者手術+康復的全程診療模式、開展腫瘤患者身心康復技術。通過緊密聯合,不僅推進了市中心醫院國家級加速康復外科項目的進展,也提升了康復醫院骨關節早期康復的技術發展,實現了院、醫、患三方共贏。

院長曹同斌一行到豐縣梁寨鎮中心衛生院進行現場考察醫院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關于精準幫扶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工作部署,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醫院與豐縣梁寨鎮中心衛生院確立了幫扶關系。常派常駐、選優派優,安排高年資中級以上職稱臨床專家到縣級醫院坐診、查房、培訓等工作,發揮好康復人才培養傳幫帶作用,推動梁寨鎮衛生院康復科學科建設、隊伍建設、診療技術等重點領域快速提升和發展。同時貫通遠程診治、遠程讀片、遠程會診平臺,節省基層康復診治成本,推動區域康復醫療同質化發展。幫扶銅山區漢王鎮仁博康復醫院建成了神經康復病區和6個康復治療科室;借助徐州市康復學科聯盟、心臟康復聯盟的龍頭作用,吸納周邊省市單位加入;通過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基層適宜技術推廣等,擴大醫院區域學科影響力,為區域康復中心建設創造人文和服務條件。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2021年10月,經徐州市衛健委批準在銅山區漢王鎮增加執業地點,開設兩個病區,100張床位,用于開展腫瘤康復、心理康復、產后康復和兒童康復等專業,彌補了本部床位的不足和住院條件的不足。經市政府批準,在新城區占地240畝,1500張床位的新的徐州市康復醫院將于2年內建成,不僅擴大了規模,改善了患者就醫環境,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拓展服務項目,進一步夯實我院淮海經濟區領頭羊地位,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康復醫學診療中心。
強化醫院文化建設,提升醫院發展軟實力
加強新時代醫院文化建設,堅持黨建引領文化建設不動搖,踐行核心價值觀,注重物質、精神、制度對文化的影響,培育醫學人文精神。一是開展“做維護核心的忠誠衛士、做守護群眾的健康衛士”主題實踐活動,開展“亮身份、當先鋒、做表率、樹形象”、爭創“黨員先鋒崗”主題實踐活動,依托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黨建工作的“軟實力”轉化為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二是通過選樹優秀典型、結合醫師節、護士節等衛生健康重要紀念日開展典型宣傳活動等,提高職工責任感榮譽感,激發內動力,干部職工凝聚力、向心力顯著增強。


三是始終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醫院各項事業的推進中,聚焦干部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醫院績效考核與分配體系,優化人事薪酬制度,擴大分配、提高醫務人員待遇,醫院人員經費支出占比逐年提升,干部職工收入穩步增長,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員工滿意度連年上升,干部職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2020年徐州市康復醫院的國考成績較2019年增加122分,全國同類別醫院排名由第87位躍升至第15位,全省同類別醫院位居第三,評級從C級升至B級,實現了質的飛躍;2021年醫院對標找差,持續改進,總成績693.2分,較2020年增加8.8分,CMI全國排名15位,較2020年上升2個位次,評級B級。2022年,在新冠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的背景下,醫院經受住了考驗,各項工作都在穩步推進,有望各項指標進一步優化提高,進一步促進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徐州市康復醫院將深刻認識面臨的發展環境變化,在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迎接新挑戰,作出新成績,堅持以“康復帶醫療,醫療促康復”的發展路徑,以護佑人民健康為己任,搶抓發展機遇、聚焦薄弱環節、不斷提升醫療質量和安全水平,提高醫院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科研創新能力,突出專科特色,力求實現醫院醫、康、教、研、養一體化發展,積極打造淮海經濟區康復診療中心,推進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淮海經濟區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利的康復醫療服務,為健康中國建設做出應有貢獻。(姚倩)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