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以衛生健康初心護佑人民健康,以擔當之光照亮奮斗之路。近年來,我市衛生健康系統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全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檢測人員穿著防護服,在實驗室專心工作。

在疫情防控指揮部調度工作。

提升醫技醫術,救治患者。

向群眾介紹疫苗基本信息。(秦媛 劉冰 攝)
黨建引領 點亮高質量發展“紅色引擎”
厚植黨建根基是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近年來,市衛生健康委始終將黨的建設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紅色引擎”,凝練黨建與衛生健康業務“兩不誤、互促進、深融合”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揚新時代衛生健康職業精神,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牢記為民服務初心,努力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上作表率。
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前進才有方向。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推動全市衛生健康系統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通過持續性開展主題教育,衛生健康系統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把黨的創新理論學習作為自覺行動,深學細研慎思篤行,理論水平得到提升,進一步強化了使命擔當。
為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推廣“一切工作到黨支部”理念,在這一舉措背景下,支部建設與醫療科研、醫學攻關、醫務管理等有機結合,促使全市衛生健康行業發展的軟實力和競爭力持續增強。目前,委屬公立醫院在醫院科室、臨床一線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的比例已達100%;全委30個直屬單位、137個基層黨支部中,由科主任或護士長擔任黨支部書記的達到105個,占支部總數的77%。20個“兩新”組織黨組織均實現了黨的工作全面覆蓋、黨員納入有效管理。
在“支部建在科室”工作的推動下,全市衛生健康系統黨員干部引領風氣之先,不斷解放思想,通過大膽創新破解難題,深化“三醫”聯動,推動制度、管理和技術創新,注重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推進衛生健康服務品質提升;積極發揮市級醫療單位黨組織作用,發揮黨員在實施“名醫、名科、名院”戰略中的引領帶頭作用,以名醫帶名科,以名科帶名院,做強名專科、名中心群體,不斷提升醫療服務影響力;廣大黨員干部立足自身實際,探索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積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集團化、品牌化、優質化、均衡化發展,持續提升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首位度。
去年以來,為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深入開展“四不兩直”“三聽兩問”“就醫體驗”調研活動,進一步了解群眾的健康需求;各醫療機構積極創新服務方式,推出更多特色服務項目和便民服務舉措,據衛生健康委委托第三方機構調查數據顯示,全市三級醫院出院病人對醫療服務的綜合滿意度穩定在90%以上;廣大衛生健康系統黨員干部在基層一線和服務窗口佩戴黨員徽章亮出身份,努力擦亮為民服務品牌;離退休黨員爭當紅色傳承的先鋒,積極參加“銀發生輝”工程和志愿服務活動,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獻言獻策、發揮余熱。
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工作,努力以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得益于黨建工作切實有成效,2021年,在全市機關黨建星級示范品牌表彰中,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評“五星級示范品牌”稱號。
改革聚力 打通看病“最后一公里”
“我被反復腰痛困擾了好多年,被診斷為椎間盤源性腰痛,需要盡快手術治療。原想著得去市里大醫院住院,沒想到在家門口就給治好了。”銅山區大彭鎮村民張女士說,日前,她到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大彭分院就診,由集團總院與大彭分院共建的骨科聯合病房專家團隊為其制訂方案并實施手術。
“不用來回奔波,就能享受大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診療費用也相對較低,對我們老百姓來說,這種模式真是太友好了。”張女士對醫療集團實施效果贊不絕口。
據了解,縱向穿透市、區、鎮、村四級組建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事業集團,是我市醫聯體建設工作的一項重大創新舉措。2019年以前,大彭鎮衛生院開展的都是最基本的治療項目,遇到復雜疑難病例大都需要轉往徐州市區三級醫院。自從成為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分院后,有了集團總院的資源共享、技術幫扶,科室診療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這樣一來,更多的居民愿意留在當地看病,而分院的整體業務收入也再不斷提升。
2019年以來,我市按照國家和省統一部署,以高度的責任意識、答卷意識,加快推進實施具有“徐州特色”的醫療事業集團改革試點,實施四級聯動、一體化管理、去行政化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綜合舉措,積極構建合理有序、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建成1個醫療事業集團、5個城市醫療聯合體、19個縣域醫共體、20個跨省域??坡撁恕?4個遠程醫療協作網——這一具有徐州特色的“1+4”醫聯體建設模式入選“2020-2021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典型案例”。
切實方便患者就近看病就醫,打通看病“最后一公里”,這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創新的核心訴求。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尽娀鶎印⒔C制”的醫改中心任務,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內涵提升,尤其是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核心、以醫聯體建設為載體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進一步促進了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確保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價廉和便利的診療服務。
通過實施基層基本公共衛生體系提檔升級三年行動,全市基本醫療和公衛服務能力得到“雙提升”——實現了鎮、村、街道、社區四個層次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功能配置全覆蓋;其中,100%建制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行政村衛生室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省示范鄉鎮衛生院、示范村衛生室總數占比分別達76.54%、32.33%。此外,29個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4個社區醫院全部達到二級醫院服務能力。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體量穩步增長,百姓就醫獲得感明顯提升。
勇于擔當 持續打造區域性醫療中心
近年來,圍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和打造高水平區域性醫療中心的發展目標,我市衛生健康系統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要求,勇于擔當,敢于攀登,系統積極搭建高質量發展體系,開創了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的新局面,徐州區域醫療高地效應更加凸顯——
2021年全市總診療5909萬人次,其中三級醫院外省住院病人占30%以上,醫療服務覆蓋蘇魯豫皖四省20個地市1.2億人口。據國家衛健委監測大數據顯示,徐州是江蘇省外地病人流入最多的城市。“到徐州看病”已成為淮海經濟區群眾較為公認的一種選擇。
擁有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且不斷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徐州在區域內夯實“高地”地位、提升“中心”首位度的最大底氣。截至2021年底,我市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580家;病床總數61191張;衛生人員總數94047人。衛生資源總量居全省第三位,淮海經濟區地級城市首位。
三級甲等是目前我國醫院等級中的最高級別,代表區域性醫療水平。2020年,我市擁有三級醫院24家,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1家。這一年,我市三甲醫院的數量已在江蘇省排第2位,與蘇州市并列位居全國地級城市前列。2021年,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徐州市中心醫院、徐州市中醫院、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完成三級甲等醫院現場復評,邳州市中醫院成功創建為三級甲等中醫院;2022年新增徐州市傳染病醫院為三級甲等傳染病醫院……截至目前,我市擁有三級醫院24家,三級甲等醫院13家。
擁有高素質的醫療衛生人才,是醫院生存的根基,更是助推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關鍵引擎。近年來,我市圍繞“名醫、名科、名院”目標,著力加強醫學重點??平ㄔO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工作,重點推進基層衛生人才建設,全市衛生人才結構不斷優化,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區域醫療衛生人才高地逐步凸顯。
目前,全市擁有國家和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醫學專家2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5人,特別是2021年,1人獲評江蘇省特聘醫學專家稱號,實現了徐州市省特聘醫學專家零的突破。江蘇省“十四五”衛生健康科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以來,我市新取得江蘇省醫學創新中心2個、江蘇省醫學重點學科/實驗室4個、彭城英才徐州市醫學領軍人才19人、彭城英才-徐州市醫學重點人才29人、彭城英才-徐州市青年醫學后備人才40人。
為百姓提供高水準、更便捷的醫療服務,是衛健人的初心與使命。目前,全市擁有7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及建設單位、108個省級臨床重點???。建成14個院士工作站、3個國醫大師工作站,引進20個臨床專家團隊。下一步,我市將通過加強臨床重點學科、??平ㄔO,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加強與國內外一流科研單位合作等,不斷促進優質醫療資源集團化、品牌化、優質化、均衡化發展,更好地為淮海經濟區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精準惠民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近年來,衛生健康工作重心已經從“以疾病控制為中心”轉變為“以促進人的健康為中心”。圍繞“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這一目標,我市突出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健康促進,更加注重提高基本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著力打造知、防、醫、護、養為一體的大健康體系。
我市加快推進健康徐州建設,全面啟動實施全民健康素養、預防控制重大疾病、保護重點人群健康等10項主要任務和28個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成效。通過深入開展新時期愛國衛生運動,我市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全市建成國家衛生城市3個、國家衛生縣城3個,國家衛生城市和縣城實現全覆蓋;建成國家衛生鎮26個,省級衛生鎮62個,市級衛生鎮實現全覆蓋。2021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28.2%,全市建成健康主題公園79個、健康小屋636 個、健康一條街18條、健康步道219條、健康餐廳234個、健康促進學校1089個。
為不斷擴大健康受益覆蓋面,我市堅持重點推進、協調發展、全民覆蓋的建設思路。對群眾關注的婦女、兒童、老齡等突出民生問題,開展集中攻堅。
針對婚前、孕前、孕產期、兒童等階段特點,實施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和婦幼健康保障工程,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2021年,全市共為7.9萬名計劃懷孕夫婦提供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篩查出的高風險人群全部獲得針對性的咨詢指導和治療轉診等服務,落實了孕前預防措施,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發生風險。此外,孕產婦產前檢查率和產后訪視率分別為 99.01%和97.80%。
為提高出生缺陷患兒醫療保障水平,我市大力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落實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截至2022年11月,全市產前產篩率達94.28%、新生兒疾病篩查率達98.33%、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98.39%。加快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目前全市可提供托位數21875個,每千人0-3歲嬰幼兒托位數為2.42個。
同時,我市還完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探索建立市、縣兩級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兒童早期發展工作,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完善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在農村全覆蓋的基礎上,推動城市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工作。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我市持續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建有老年醫院4家、在運營護理院22家,二級以上綜合性公立醫院開設老年病科或老年病專業達80%以上。此外,我市認真落實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項目,建立健康檔案并進行動態管理,持續實施“安康關愛行動”,為老年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人民至上 讓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衛生健康系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急診搶救室里、無影手術燈下、隔離病房內……處處可見他們以身為盾,以技為矛,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20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衛生健康系統3萬名黨員、9萬名醫衛人員積極響應號召,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有人寫下請戰書,有人奔赴荊楚戰場,有人延期舉辦婚禮,有人剪下珍視的秀發……一個又一個白衣戰士挺身而出,鑄造了徐州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疫情防控以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共有917人次受到國家、省、市表彰獎勵,余加席同志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市傳染病醫院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市衛生健康委榮獲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市衛生健康系統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出一整套疫情防控組合拳,旨在健全完善疫情防控能力體系建設,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推動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平穩運轉,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力護航。
市衛健委在總結我市疫情防控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以“科學精準、智慧防疫”的設計理念,創新研發了“徐州市新冠疫情防控重點人員管理系統”,旨在提升全市疫情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
為進一步提高核酸檢測能力,我市新冠病毒城市核酸檢測基地于今年一季度投入使用。
為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我市以補齊能力短板、提升能力儲備、強化實戰應用為目標,制定了“1+N”應急預案體系并定期開展全要素疫情處置應急演練。同時,通過開展疫情防控知識講座、社區廣播、線上視頻等形式,全面提升專業人員與群眾防疫知識水平。
在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盡早建立全民免疫屏障的路上,衛生健康系統始終堅持全面迅速落實,有序高效推動,疫苗接種不打烊,流動服務不停歇。截至2022年12月9日24時,徐州市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832.38萬人、2082.91萬劑次,全人群首劑接種率91.63%;完成全程接種806.72萬人,全程接種率88.81%,疫苗接種總體工作進展良好。全市60歲以上人群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67.91萬人。
辦好人民滿意的衛生健康事業,不斷為群眾謀福祉、解難題,這是徐州市衛生健康委最根本的價值追求。2021年,結合衛生健康行業實際,市衛生健康委大力開展“我服務、你健康”六大類37項224條為群眾辦實事系列行動,其中,“跨越數字鴻溝,享受智慧生活”“持續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基層衛生服務體系提檔升級,筑牢基層衛生服務網底”“完善公共場所AED配置,提升院前急救能力”等4項被列入市委、市政府“我為群眾辦實事”計劃的重點項目;25項縣處級“一把手”工程,將為民辦實事工作有效延伸至神經末端。
踐行初心 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醫藥衛生事業關系到廣大城鄉居民的健康,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幸福,是重大民生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連日來,我市衛生健康系統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和把握報告的重大意義、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努力推動學習宣傳貫徹工作不斷走向深入。
市衛健委表示,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是衛生健康工作者內心最為深切的牽掛。在健康中國戰略引領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工作和力量聚焦到推進健康徐州建設各項任務上,以實干精神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醫心連著民心,只有堅持不忘初心,胸懷百姓,才能在醫改的大考中淬煉能力。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緊跟時代步伐,緊扣百姓需求,全力破解制約事業發展的關鍵性難題,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將“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宗旨踐之于行。
百尺竿頭思更進,策馬揚鞭自奮蹄。科學精準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區域性醫療中心,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爭創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我市衛生健康領域工作藍圖已繪就,在“奮進新時代”的號角聲中,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干部職工一致表示,要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以人民為中心,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推動徐州衛生健康事業新跨越而不懈奮斗。本報記者 王任飛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