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徐州市中心醫院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
“患者血氧不穩定,呼吸弱,需要立刻搶救。”
“好,馬上到!”
“我這里是神經內科,13床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氧飽和度下降到70%,是否上呼吸機,請求緊急會診!”
“好,就來!”
……
在急診、在病房
一句句忙碌的聲音從耳邊響起
在過道一個個跑著的身影擦肩而過
隨著就診人數的不斷攀升,24小時急診量相較同期翻了兩倍。不停駛來的救護車成了常態,患者中的老年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他們往往伴隨基礎疾病,病情較為嚴重。徐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醫護人員成為了院內醫療的前線主力,既要參與管控關口前移的診療工作,又要到急診參與就診患者的疏解分流。
“只要患者平安,一切辛苦和堅守都值得。”像陀螺一樣在臨床一線連軸轉的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對我們說道:“能幫助危急重癥患者闖過生死關是我們所有人的職業使命!”
嗓子已經嘶啞和靠吃藥退燒還堅持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占據很多很多。
醫護人員孩子在家生病,卻無暇照顧。
……
他們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搏斗,為了病人的康復。
“病區需要支援”
“患者劇增,我們人手不足”
……
面對困難,徐州市中心醫院院黨委統籌部署,向全院醫生發出動員,如人手不足時能第一時間支援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近80名護士被調配充實到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區救治工作中。
為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在原有的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病區、二病區、三病區以及新城分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區的基礎上,將鄰近的胸外科病區擴容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四病區,共開放近400張床位。同時,根據患者基礎病甄別、分類收入相應的專科病區,切實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武焱旻主任自疫情防控政策放開到現在幾乎是沒有休息,堅持在崗。每天不停地穿梭于科室的每個病房,穿梭于急診科,穿梭于門診部。協調危重病人的轉科與收治工作。
武焱旻主任表示“醫院成立了新冠救治院內巡診專家組,由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牽頭,聯合胸外科、腫瘤內科、神經內科、中醫科、介入科等專業力量會診、指導全院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醫療群內大家還相互間分享學習體會、介紹救治經驗。讓患者在不同科室都能放心地得到“同質化”診療服務。”
“在收治的危重癥患者中,相當一部分出現血氧飽和度低,入院時呼吸困難的癥狀,這些患者經過高流量氧療和俯臥位通氣治療,氧合情況能迅速改善,脫離危險。”武焱旻主任介紹。
“科室每天高負荷運轉。”武焱旻主任說“每天查房、門診、會診、搶救……科室的醫護人員應在盡在。除了診治本科室的患者,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醫生還要兼顧全院重癥及危重癥患者的診療。針對需要救治的住院患者,科室醫生堅持為每一位病患制定“一患一方案”,“只有反復研究患者的病情變化,仔細對比、分析之前的數據,才能提出正確、恰當的診療方案。”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科室普通病房、重癥監護病房每天都是“滿員”狀態,工作壓力巨大,工作量是以前的好幾倍,每一位醫生護士幾乎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徐州市中心醫院為每位一線的醫護人員準備了冰糖雪梨湯、面包之類的零食,供大家隨時補充體力。
當前,隨著層層“防火墻”的撤離,新冠感染病房仍面臨著艱巨的醫療救治任務。盡最大可能防重癥、保健康,精準科學地對不同患者進行分類管理和救治,在這里,他們正在用過硬的專業技能和鋼鐵般的敬業精神,繼續守牢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后防線。
一盤棋
一條心
日夜奮戰、勇毅堅守!
向至今仍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祈愿醫者無恙,患者康復!
來源:精彩徐州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