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監察專員傅衛說,近期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造成京津冀、黑吉閩多地受災,各地的基層醫務人員舍小家、顧大家,沖在一線,積極參與到防汛抗洪救災的各項工作中,及時轉運傷員、病員,在臨時安置點提供巡診服務,開展多種形式的防病衛生宣傳教育,普及自救互救知識,協助做好受災群眾的心理疏導工作,配合開展災情的監測與報告,科學開展消殺,加強環境衛生的管理,防止了各類傳染病的蔓延和流行,為抗洪救災、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了貢獻。
近年來,為了加強對基層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國家也陸續出臺了很多文件,進一步明確相關的政策。
在職業發展方面,明確基層醫務人員評聘的優惠條件,提高基層中高級專業崗位的比例。通過加強培訓,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服務能力。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安排了相應的繼續教育項目,為醫務人員學習提供平臺。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國家衛生健康委于2018年啟動了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培訓鄉村醫生、全科醫生等基層醫務人員骨干,提升他們在臨床診療、公共衛生等方面服務能力。根據重點任務制定年度實施方案,并相應調整培訓大綱,明確培訓重點、參訓人員、組織方式、考核獎勵辦法等內容,提高培訓的規范化管理水平。
在薪酬待遇方面,提高基層績效工資水平,設置全科醫生崗位津貼,完善鄉村醫生多渠道補償政策等等,穩步提高基層人員的收入。
積極健全基層醫務人員榮譽表彰制度,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在各類評獎評優中向基層醫務人員傾斜。
發布會上,傅衛也對近日印發的《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進行了相關介紹。她說,舉措圍繞方便居民就醫、優化服務提供、簡化就醫流程、改善服務體驗、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簽約感受等6個方面提出了10條具體措施。包括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推進中高級職稱醫師值守門診,方便居民配藥開藥,加強與簽約居民的聯系,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務,延長城市社區門診服務時間,推行“先診療、后結算”,提供周末疫苗接種,為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提供運動、飲食處方或建議,改善基層就醫服務環境等。
傅衛介紹,為確保相關惠民舉措落實到位,基層醫療機構需合理調配人力,用好自身的人手,同時,縣(區)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不斷推進縣域醫共體、醫聯體、醫療集團的建設,推動區域內二、三級醫院醫療資源下沉,實現醫共體內部人力資源的共享。
家庭醫生隊伍也要積極納入專科醫生、二三級醫院醫師以及非公立醫院醫師,擴充服務力量,讓簽約服務更可及。推廣一到三年的靈活簽約協議周期和企事業單位、工廠學校等功能社區簽約,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豐富簽約服務形式。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為殘疾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家庭病床等個性化服務,拓展簽約服務內容。
同時,傅衛強調,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并不是要“一刀切”,各地在具體推進中,要根據三年行動安排,結合各自實際穩步推進,逐步到位,并且在推進過程中,不斷提高和完善。(來源/中國衛生雜志 文/徐梓峰)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