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新聞:11月21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通報“拯救生命,加速前行——11.20心梗救治日暨徐州市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情況”。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黨委委員、副主任常桂秋,市胸痛救治聯盟主席、徐州市中心醫院心臟診療中心主任韓冰及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處處長高行群參加發布會。
新聞發言人常桂秋介紹了我市急性胸痛的診療現狀以及胸痛救治工作情況。
每年的11月20日被確定為我國的心梗救治日。選擇這個日期有兩個寓意:
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后需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
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即發病至開通梗死血管的時間應盡量控制在120分鐘內,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并發癥的發生,因此有了數字1120,代表兩個12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疾病,急性心梗絕大部分都會有典型的持續性胸痛癥狀,及時救治對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心梗救治日的設立旨在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規范化救治流程,提高全民對急性心梗的危害性和嚴重性的認識,以及提高全民急性心梗的救治水平。
急性胸痛診療救治平均時間短
居全省第二;病例數全省第一
2022年度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胸痛中心總部發布的報告中統計,徐州市上報的急性胸痛的患者共 4106 例。其中70.43%為高危的急性冠脈綜合征,1.34%為高危的非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血管急癥,28.23%為其他低危胸痛。
2022年度徐州市行急診冠脈介入的急性心梗患者(ST段上抬)入醫院大門至導絲通過(D2W)平均時間為69.11分鐘,相比以往明顯縮短,在江蘇省13個地級市中排名第2;
2022年度徐州市發病至首次醫療接觸在12小時以內的急性心梗患者(ST段上抬)再灌注比例為88%,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7個百分點;
2022年全市完成急性心梗急診冠脈介入治療942例,在江蘇省13個地級市中排名第1名。
保證胸痛救治起跑的“第一公里”――
徐州市胸痛救治地圖畫好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速推進胸痛中心系統化建設”的號召,市衛健委于2019年成立了徐州市胸痛救治聯盟,由徐州市中心醫院牽頭,全市25家二、三級醫療機構作為聯盟成員單位,明確了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策略,發布了徐州市胸痛救治地圖,并將各胸痛中心(含在建)相關信息在百度地圖中做了更新。
為健全胸痛救治網絡體系,保證胸痛救治起跑的“第一公里”,市衛健委印發了《加快推進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單元建設的通知》,在豐縣、沛縣、睢寧縣、邳州市、新沂市、賈汪區范圍內加快在建胸痛中心認證進度,確立了睢寧縣雙溝鎮中心衛生院等29家基層區域性衛生醫療中心為首批胸痛救治單元;明確了豐縣趙莊鎮衛生院等14家單位為第二批胸痛救治單元建設單位。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9家通過國家認證的胸痛中心,其中,國家級示范中心1家(徐州市中心醫院),標準版胸痛中心7家(徐醫附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市腫瘤醫院、徐礦總院、71集團軍醫院、睢寧縣人民醫院、邳州市人民醫院)、基層版胸痛中心1家(邳州東大醫院);在建胸痛中心1家(豐縣人民醫院)。有36家通過認證的胸痛救治單元(其中睢寧縣10家、銅山縣7家、邳州5家、沛縣5家、豐縣4家、新沂3家、賈汪區2家),在36家胸痛救治單元中,有15家單位開展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
完善三級胸痛網絡
在全國胸痛救治單元進展報告中居領先
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單元的建設,提升了我市急性胸痛區域協同救治能力,完善了“市(地)—縣域—鄉鎮”三級胸痛救治網絡體系,最大程度保障了胸痛患者生命健康。
徐州市胸痛救治聯盟自成立以來,通過線下實地針對性幫扶、線上授課、實操演練等多種形式,指導聯盟單位提升心梗的診療技術水平并促進同質化管理,推動全市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單元的建設,手把手的提高鄉鎮醫生的救治水平。目前市區及所有縣、區針對急性心梗患者都可以獨立完成急診冠脈介入治療及溶栓治療。因成績突出,2019年徐州市胸痛救治聯盟被中國胸痛中心聯盟授予“模范地級市聯盟獎”,2021年被授予“胸痛救治單元優秀推動獎”,在2023年6月最新一期《全國胸痛救治單元進展報告》中,我市工作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第14位。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