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嬰幼兒時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如果孩子存在聽力障礙,不僅會導致聾啞,還可能造成情感、心理等發育遲緩。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姚杰介紹,聽力障礙是常見的新生兒出生缺陷。新生兒出生后,一般情況下父母難以在早期發現其聽力問題,多數孩子到了2至3歲不會說話時才引起家長注意,但這時已過了干預的最佳時期。“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新生兒聽力障礙的有效措施。”姚杰說。
“目前,常用的新生兒聽力篩查通常采用耳聲發射和自動聽性腦干反應。”姚杰告訴記者,新生兒接受聽力篩查前,家長應認真了解聽力篩查的相關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新生兒出院前接受聽力初篩,未通過者于生后42天內接受復篩,仍未通過者,3個月內轉到指定的聽力障礙診斷機構接受確診。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即使通過了聽力篩查,3周歲內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聽力語言監測。
“對確診聽力損失的孩子,需要早期接受聽覺干預。”姚杰指出,依據孩子的聽力損失程度,在生后6個月內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如助聽器驗配、聽覺言語訓練等,助聽器干預效果不佳者早期植入人工耳蝸。
姚杰強調,不管聽力損失的程度是輕度或極重度,只要是智力發育正常的孩子,若能在6月前接受干預和康復訓練,孩子的聽覺語言能力一般可以得到快速發展,大多數能夠通過聽說交流,參與社會活動,基本上能達到正常同齡孩子的水平。“對于確診為聽力損失的孩子,干預越早效果越好。”哪怕是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孩子,只要早期發現,認真配合醫生進行干預和康復訓練,聽覺語言發育能力和僅有輕度聽力損失的孩子是沒有顯著差異的。
姚杰提醒家長,聽力損失的病因較復雜,但至少有一半的聽力損失是可以預防的。她建議,備孕夫妻應做好婚育前的遺傳咨詢;孕婦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加強妊期和圍產期保健;讓胎兒避免接觸不良因素;孩子出生后,做好日常防護,及時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查,如果發現孩子有聽力問題,應盡早進行醫學干預和治療。

專家介紹

姚杰
副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
中國出生缺陷防控高級咨詢師,從事耳鼻咽喉臨床工作10余年。曾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進修學習,入選“徐州市臨床骨干醫師研修計劃項目”,擔任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耳鼻咽喉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以第一作者發表耳鼻喉科專業論文數篇,曾獲徐州市科技創新獎、實用新型專利兩項。
專業特長:新生兒及嬰幼兒聽力篩查;兒童聽力障礙的診斷和治療;兒童耳鼻喉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耳聾基因篩查及遺傳咨詢;無創耳廓矯形技術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