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作為醫院生命急救的最前沿,每分每秒都在為急危重癥患者搶奪“生”機。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介入導管室的醫務工作者——一群身著鉛衣的幕后英雄,面對每一個脆弱的生命,他們用無私奉獻和高效協作不斷創造著生命的奇跡。
爭分奪秒的救治開端
3月的一天,介入導管室的時鐘剛剛指向7點10分,胸痛微信群里已經傳來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緊急消息,其中1例患者被確診為“急性廣泛前壁 + 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這一診斷提示患者心臟大面積的供血出現嚴重問題,隨時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病情變化。時間就是生命!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梁毅立即發出指令:"介入導管室啟動,兩臺急診同時進行!"

術中,術者全神貫注地盯著顯示器,精細調整導絲的位置,引導著造影導管到位,進行各種體位的造影。然而,正準備給予預擴球囊和植入支架時,患者生命體征突然發生劇烈變化,藥物升壓、維持心律、電除顫......經過醫護團隊精準高效地搶救,最終將國際指南要求的90分鐘Door-to-Wire時間(DtoW)壓縮至45分鐘,展現了徐州一院高效的急救協作能力。
無縫銜接的接力
生死時速尚未停歇,卒中警報接踵而至。時間窗內的2名患者急診手術刻不容緩,患者意識模糊,肢體活動障礙。麻醉醫生迅速進行全麻,護士同步進行留置導尿,建立靜脈通路,大家配合默契。

在介入導管室護士、技師和麻醉醫生的全力配合下,介入與血管外科專家劉建率領團隊展開"血管保衛戰"。股動脈穿刺、腦血管造影、微導絲通過閉塞段、血栓抽吸、球囊擴張及支架置入等步驟一氣呵成,52分鐘!閉塞的腦血管重獲暢通,手術順利完成。
術后,患者的語言、自主行走及自理能力都得到了良好恢復,患者重新獲得“握筷、開口說話、獨立行走”這些生命尊嚴。
研究數據表明,在每4名卒中患者中,就有3名會遺留不同程度的殘疾。“急診取栓”作為與時間賽跑的緊急治療手段,對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殘率起著關鍵作用。
在這場比賽中,徐州一院憑借多學科協同作戰的強大實力,成功為患者贏得“生”機,充分詮釋了“醫者仁心”的深刻內涵。
忙碌中的堅守

急性心梗和腦梗患者搶救正緊張進行中,1名肺栓塞病人被緊急推入。介入導管室內氣氛愈發凝重,墻上的時鐘見證著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顯示屏的冷光映照著專注的面龐,鉛衣下的洗手衣早已被汗水浸透,盒飯在角落漸漸涼透......所有醫護人員心系急危重病人的安危,竭力為病人爭取最佳的治療效果。


當最后一位患者平安轉運時,窗外已是繁星滿天。汗水浸透了一件件衣衫,身上沉重的鉛衣承載著生命的重托,也承載著患者和家屬殷切的期望。從晨光熹微到星斗闌干,徐州一院介入導管室這群“鉛衣人”,用專業與溫度踐行著救死扶傷的天職,他們在與死神的一次次爭奪賽中竭盡全力,用行動書寫著不負韶華的醫者擔當,讓鉛衣之美綻放出璀璨光芒 。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