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八旬腹痛迷 膽石藏禍端
Mirizzi綜合征
“醫生,我這右上腹疼了三個月了,吃了好多藥都不管用,晚上疼得根本睡不著覺……”80歲的李奶奶在子女攙扶下,滿臉痛苦地走進了徐礦總醫院安華松主任的診室。
誰能想到,折磨老人數月的罪魁禍首,竟是膽囊里那些不安分的結石,還引發了一種相對罕見卻危險的病癥——Mirizzi綜合征
腹痛來就醫
李奶奶自述右上腹疼痛反復發作,起初疼痛較輕,她以為是吃壞了肚子,就在家吃點止痛藥、消炎藥應付。可隨著時間推移,疼痛越來越頻繁,程度也越來越重,還出現了惡心、嘔吐的癥狀。子女見狀,趕忙帶她到醫院檢查。
入院后,安華松醫生為李奶奶安排了上腹部磁共振和CT檢查。結果顯示,李奶奶的膽囊里存在多發結石,不僅數量多,而且體積較大。初步診斷,這些結石就是導致她腹痛的“元兇”,常規治療方案是在排除手術禁忌后,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摘除這個“定時炸彈”。
手術遇難題
一切準備就緒,手術順利開展。然而,當安華松醫生通過腹腔鏡進行術中探查時,情況遠比預想的復雜。李奶奶的膽囊管匯入膽總管的位置異常低,大量體積較大的結石聚集在膽囊壺腹部,它們像一群“惡霸”,不僅緊緊壓迫著膽總管,結石長期摩擦引發炎癥,膽管壁變薄甚至被“壓穿”,形成內瘺!部分結石已經侵入膽總管,膽囊結石卡在交界處,就像“石頭堵水管”,膽汁流不出去,導致李奶奶出現黃疸癥狀,膽總管上段也因長期受壓而擴張。至此,李奶奶患上的正是Mirizzi綜合征。
Mirizzi綜合征是膽囊結石的罕見并發癥,發生率約占膽道手術的0.7%-2.5%。Mirizzi綜合征是由于膽囊頸部或膽囊管結石嵌頓和(或)其他良性病變壓迫肝總管,引起梗阻性黃疸、膽管炎的臨床癥候群 ,屬于膽囊結石的少見并發癥。它就像是膽囊結石引發的一場“蝴蝶效應”,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膽管損傷、肝功能衰竭等嚴重后果。


精準施治化險為夷
面對復雜病情,安華松醫生團隊迅速制定新的手術策略。李奶奶的情況屬于Ⅱ型病變(膽管被結石“鉆”出洞),手術難度很高。
首先,小心翼翼地切除病變膽囊,避免拉扯到破損的膽管,解除結石對膽總管的外部壓迫;接著,將卡在膽總管里的結石成功取出;然后,借助膽道鏡仔細探查膽總管,確保沒有結石殘留。
在處理膽總管時,一般對于膽管損傷或術后可能存在膽汁引流不暢的情況,會放置T管進行引流。但考慮到李奶奶年齡較大,長期留置T管可能帶來感染等風險,且經過詳細評估,手術團隊認為李奶奶膽總管損傷不嚴重,具備一期縫合的條件。于是,他們謹慎地對膽總管進行一期縫合,沒有放置T管。這一決策既減少了手術創傷和并發癥風險,又對手術操作的精準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術后等恢復
術后,醫護人員對李奶奶進行了嚴密觀察,時刻警惕膽漏等并發癥的發生。幸運的是,術后一周,李奶奶恢復情況良好,沒有出現膽漏跡象,醫生順利為她拔除了引流管。李奶奶的腹痛癥狀徹底消失,黃疸也逐漸消退,臉上重新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防患于未然
給所有人的健康提醒:
1.這些癥狀快就醫
- 右上腹疼(尤其飯后加重)
- 皮膚或眼白發黃
- 惡心嘔吐+發燒
2.膽結石患者注意
- 無癥狀≠安全!結石大于3厘米、膽囊壁鈣化建議盡早切除。
- 每年做一次肝膽超聲,別等并發癥出現!
3.預防結石記住3件事
- 少吃油膩(動物內臟、油炸食品)
- 按時吃飯,早餐最重要!
- 每天走6000步,控制體重。
膽結石不是小病,它可能悄悄引發大問題!李奶奶的案例告訴我們:
- 老人腹痛別硬扛,黃疸更是危險信號!
- 及時檢查、選對治療方案,高齡患者也能平安闖關。
記住:早發現、早治療,才是對付疾病的最好方法!
專家介紹
安華松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每周四專家門診,徐州市醫學會外科學分會普外科專業青年委員,徐州市保膽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醫科大學外科學教研室講師。
尤其擅長: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及各類復雜性膽道結石的微創治療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