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科普:7月,進入盛夏,高溫、降雨頻繁出現,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躍,增加了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
徐州疾控提醒廣大市民,7月需重點防范水痘、高溫中暑、食源性疾病、甲醛暴露等健康問題。
一、水痘
近期,我市水痘病例持續增加,目前正處于水痘發病的次高峰季節。該病在兒童中較為多見,發病群體以在校學生為主,其中7-12歲學生病例約占水痘總病例的1/2。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傳染性強,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
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出疹等癥狀。皮疹首先出現在軀干、頭部,逐漸蔓延至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在同一部位可同時見到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這是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

預防提醒:
1.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為經濟有效的措施。一般情況在兒童12-18月齡接種第1劑次,滿4周歲接種第2劑次;7-12歲兒童應按照2劑次的免疫接種程序盡快完成水痘疫苗的接種;未接種或未全程接種者應盡快接種第1劑,第2劑與第1劑間隔應≥3個月。
2.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發現患者后應及時就診,盡快隔離直至所有皰疹干燥結痂為止。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如前往則戴好口罩。
4.均衡飲食,定期鍛煉,增強免疫。
二、熱射病
7月,高溫天氣頻繁出現,熱射病這一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需引起高度警惕。
熱射病是高溫相關急癥中最嚴重的情況,即重癥中暑。當人體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身體調節功能失衡,產熱大于散熱,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并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如譫妄、驚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礙,死亡率極高。

預防提醒:
1.盡量減少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的高溫時段外出。必須外出時要做好防護,戴上寬邊遮陽帽、太陽鏡,涂抹防曬霜,穿輕薄、透氣、淺色的衣物。
2.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群要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采取輪班制,避免長時間連續作業,工作過程中定時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3.老年人、兒童、孕婦及患有慢性疾病者等特殊人群身體抵抗力弱,易受高溫影響,更應特別注意防暑降溫。
4.出現頭暈、乏力、惡心等中暑早期癥狀,立即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解開衣物,用濕毛巾擦拭身體散熱。
體溫持續升高超過40℃;在高溫環境或重體力勞動后出現持續性頭痛;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覺抽搐;呼吸速度加快,超過20次/分鐘且吸氣吐氣量小;有想嘔吐卻吐不出來的感覺,一旦出現這些癥狀,應立即就醫。
三、食源性疾病
正值盛夏,高溫高濕天氣利于病原體繁殖,同時暑期聚餐、外出就餐、生冷食品消費增多,食源性疾病進入高發期。
該類疾病以消化系統癥狀為主,通常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部分可伴有發熱、頭暈頭痛等癥狀。
常見致病因素包括:
細菌性: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性:甲型、戊型肝炎病毒、諾如病毒等。
真菌性:毒蘑菇、霉變食物等。
有毒動植物性:河豚魚、有毒貝類、菜豆等。

預防提醒:
預防食源性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防止“病從口入”!
1.注意食品衛生、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食物新鮮,食材需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肉類、海鮮徹底煮熟;涼拌菜現做現吃,避免隔夜存放;冰箱定期清理,食物不宜堆積過久(冷藏室≤4℃,冷凍室≤﹣18℃)。不喝生水,使用干凈的水漱口刷牙、清洗餐具、食材。
2.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使用肥皂水、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沖洗。
3.外出就餐時,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餐館,避免路邊無證攤販。慎食生冷海鮮、刺身、未煮透的肉制品等潛在風險食品。
4.若出現上吐下瀉、發熱等疑似食源性疾病癥狀,請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充分補充水分(口服補液鹽);嚴重者(如持續嘔吐、血便、高熱)應盡早到正規醫院腸道門診就醫,尤其是兒童、老人及孕婦。
特別提醒:
集體供餐單位:加強食堂衛生管理,落實餐具消毒、留樣制度。
餐飲從業者:嚴格規范操作,有腹瀉、傷口感染等癥狀時暫停崗位。
四、甲醛暴露
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且易溶于水的氣體,是潛在的危險致癌物和重要的環境污染物。
隨著氣溫逐漸攀升,高溫和高濕會顯著加速家具和裝修裝飾材料中甲醛的釋放,影響地下、密閉空間和公共場所的人群健康。
低濃度甲醛會引起頭痛、頭暈、乏力、免疫力降低、皮炎等癥狀。高濃度甲醛對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和肝臟均有毒害作用,同時也可導致過敏性哮喘、白血病、生殖缺陷等疾病。

預防提醒:
1.提高選材的環保等級,使用低甲醛甚至無醛材料,從源頭上控制甲醛含量。
2.開窗開門通風是經濟有效的方法。通過形成對流風,增加室內新鮮空氣量,將含有甲醛的空氣排到室外,減少甲醛聚積。
3.合理使用輔助工具。選擇市面上處理效率高且安全有保障的除醛產品,如空氣凈化器、活性炭等。此外,還可以安裝新風系統,保證在不開窗的情況下,為室內持續提供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