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2025年6月30日,時間已近正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4號病房樓前的休閑花園中,正當一對前來就診的老夫妻因記不清醫生姓名和科室位置,在偌大的院區里茫然無措時,一場溫暖的接力服務悄然展開……
兩年前的那臺手術,讓她認定了這位醫生
故事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今年快70歲的Y女士(化姓)曾有20多年的靜脈曲張病史,腿上的靜脈迂曲得像蚯蚓一樣,除了影響美觀,走起路來常感酸脹難受,雙腿像灌了鉛,局部皮膚也因瘙癢撓抓變得粗糙,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兩年前,在北京工作的女兒曾專門帶她找到北京知名的血管外科某專家尋求治療。專家診療后得知老人家住在徐州,建議老人去找徐州一院介入與血管外科專家王小凱,在家門口手術會更方便。
王小凱進一步檢查發現Y女士并非簡單的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左側髂總靜脈及左側髂內外靜脈近段管腔纖細,考慮髂靜脈壓迫綜合征。2023年9月1日,王小凱團隊在局麻下為Y女士行“左髂靜脈球囊血管成形+髂靜脈支架置入術”,術后效果良好,患者順利出院。


時間一晃快兩年了。
最近,Y女士感到自己的右腿疼痛,下蹲困難,行走或上下樓梯時疼痛加重。她心中忐忑:“難道右腿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帶著擔憂,她和老伴決定還得去徐州一院找王主任好好看看。
6月30日,周一,經過連續兩天的陰雨,天終于放晴,氣溫也重返30℃以上。趁著早上天氣涼爽,家住銅山的Y女士不到7點就在老伴的陪同下出了家門。
誰承想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一路上車多路遠,再加上腿疼行動不便,倒了幾趟車,快到中午老兩口才來到醫院。更糟的是,由于時間已過去快兩年了,Y女士和老伴都想不起王小凱主任的名字,也記不清當時住院病區的名字和位置,只記得帶個“介”字,只好逢人就打聽“介科在哪兒?”“王主任是哪個科的”。邊走邊問間,老兩口已分不清南北。烈日當空,泥土中的水分蒸騰在空氣中讓人感到濕熱難受,老伴的襯衫早已被汗水浸透,Y女士的右腿也因疼痛愈發沉重,夫妻倆滿臉愁容,這該咋辦呢?
院警的舉手之勞,幫她解決了就診難題
正在這時,在院區巡視的徐州一院安保處院警隊班長、值班院警王升發現了這一情況,迅速上前詢問原因。
“你們是不是要找介入與血管外科的王小凱主任?”王升從他們的描述中努力檢索關鍵信息,結果兩位老人一聽“王小凱”三個字立刻面露喜色,連聲說:“對!對!對!就是王小凱王主任!”
此時已近中午12點,門診即將結束。老人又行動不便,王升立刻撥通了王小凱主任的電話,說明了情況。王小凱聽后毫不猶豫地說:“讓老人家別急,來門診找我。”擔心兩位老人找不到診室,聯系好后,王升就帶著他們來到門診二樓介入與血管外科診區。老人一路上感慨:“要不是你們幫忙,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經過仔細查看,王小凱初步排除患者右腿是血管原因導致的腿疼,感覺更像是骨關節相關疾病。此時已過下班時間,在對患者進行左髂靜脈支架植入術后相關用藥及日常生活指導后,王小凱看到對面診室的骨科專家、副主任醫師張凡棋還未離開,就帶著患者請其協助診療。
“根據患者的主訴和膝關節的癥狀、體征,我們考慮患者膝關節滑膜炎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協助診斷。”經過細致地體格檢查,張凡棋給出的專業判斷和下一步診療建議讓老人懸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對院警和兩位專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僅為他們的診療技術,更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主動詢問、協助聯系、熱心帶路、加班診療、專家之間的無縫對接……
從“首問負責”到微信群守護,細節彰顯一院溫度

這些溫暖人心的細節也折射出徐州一院文化的深刻變革。2024年以來,院黨委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創新開展“四強四提升”活動,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道路。除了技術上的不斷精進,醫院還通過常態化培訓、崗位練兵和流程優化,將“主動服務”意識滲透到每個崗位每個員工。全院包括安保、總務等部門在內的所有后勤員工都會定期參與醫療相關知識培訓,熟悉診(病)區分布位置及重點科室專家信息;率先實施“首問負責制”,要求每位員工對病患的詢問做到“有問必答、有難必解”。
活動實施以來,從院領導到一線員工,從臨床醫技到后勤安保,全院上下形成了“主動服務、用心服務”的濃厚氛圍。患者的滿意度數值得到持續提升。“醫療技術是醫院的硬實力,而人文關懷則是軟實力。只有剛柔并濟,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醫院黨委書記丁繼存的話道出了醫院內涵式發展的真諦。

“為了讓患者就醫更便捷,現在我們團隊為每一名出院患者都建立一個專屬微信群,患者出院后關于康復中的任何問題,群里專業的醫療護理團隊都會第一時間為患者解答,提供個性化的出院延伸服務,讓醫患關系從診療瞬間延伸為長期的健康守護。”介入與血管外科主任王小凱表示,這一舉措讓更多出院患者不再為一個小問題就專門到醫院找專家,在提高其就醫體驗的同時,也可以將有限的醫療資源提供給更多急需的病患。
“謝謝你們!你們醫院不僅醫術好,服務更是沒得說!”臨別時,Y女士夫妻倆連聲道謝的場景,定格了這個夏日最動人的畫面。這句樸實的評價,或許就是對“一院溫度”最好的詮釋。這溫度,能驅散病痛帶來的陰霾,這溫度,正是百姓最需要的“醫”靠。
出鏡專家

王小凱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科主任
學科帶頭人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全日制碩士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全日制博士
海軍軍醫大學全日制博士后
德國漢堡大學附屬羅騰堡醫院訪問學者
海軍軍醫大學“金字塔”人才
徐州市高層次人才
江蘇省雙創博士人才
徐州市醫學會微創與血管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徐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協會副會長
徐州市青年聯合會委員
江蘇省醫學會介入醫學分會委員
江蘇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青年委員
江蘇省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分會委員
江蘇省青年科技人才協會委員
專業擅長:外周血管疾病微創介入治療及手術治療,動脈疾病主要包括:頸動脈狹窄,主動脈夾層,腹主動脈瘤,內臟動脈瘤及狹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脈管炎,糖尿病足等。靜脈疾病主要包括:下肢靜脈曲張,布加綜合征,門靜脈、腸系膜上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水腫,老爛腿,人工動靜脈瘺(透析用),淋巴疾病包括淋巴水腫等。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門診地點:門診樓(3號樓)2層 三診區 4診室


張凡棋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骨腫瘤科副主任醫師
徐州市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肩肘專業委員會(江蘇)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加速康復與運動醫學學組副組長
長三角醫院協同發展戰略聯盟運動醫學專科委員會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創傷學組副組長
徐州市勞動能力鑒定專家
專業擅長:肩袖損傷、膝關節韌帶及半月板撕裂、踝關節疾病的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治療;擅長髖膝關節疾病的人工髖、膝關節置換;以及四肢復雜創傷骨折、脫位的手術治療。
門診時間:周一全天
門診地點:門診樓(3號樓)2層三診區14診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