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成都市武侯區紅牌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醫院剝離,搬到新址專事社區衛生服務。至此,該區所有街辦都建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且這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面取消經濟考核指標,旨在讓區內居民享受“15分鐘健康服務圈”的醫療衛生服務。
武侯區合理布局城鄉醫療衛生資源,明確每個街道辦事處設置1個政府主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原有的社區醫療服務中心,通過采取剝離、整體轉制、政府購買等辦法,區財政投入2000萬元,新建和改擴建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所社區衛生服務站。這些由政府主辦、財政買單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群眾滿意度為標準,不斷拓寬醫療衛生服務面,提高服務質量,目的使全區居民全面實現公共衛生免費服務,基本醫療成本服務,特殊人群救助服務。今年,該區公共衛生服務補償標準由每人每年8元增加到20元。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450種社區衛生基本用藥則由區政府集中招標采購,統一配送,實行社區衛生服務基本用藥零加價。
閱讀下一篇
深圳已建立少兒醫保制度 全國率先實現全民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