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復旦大學、南臺灣神經科學卓越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海峽兩岸神經科學研討會上獲悉,復旦大學等科學家最近在研究中發現一種藥物,可以把人的不良記憶直接從大腦中消除。
研究項目的參與者之一、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鄭平教授說,人的不良記憶一旦形成,一般很難抹去,并對人生產生負影響。人腦內有一個“杏仁核”,它直接控制與恐懼等相關的不良記憶,人一旦受到不良刺激或產生強烈情緒,人體就會釋放一種化學媒介作用于“杏仁核”的神經細胞周圍,使人出現心理極度緊張、心跳加速、冒汗、發抖等癥狀,危害極大。
對于這種不良記憶,專業工作者一般都采用心理疏導、行為治療或鎮靜劑控制等方法,但這些方法往往只能奏效于一時,對長期心理問題無法根治。如今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證實,有一種藥物可以調配、釋放一種化學媒介作用于“杏仁核”,在人腦細胞信號傳遞時提前干預,搶先“占位”,讓恐懼等不良信號在大腦中得不到有效傳遞而中止。
鄭平說,雖然科學家已經發現這種藥物,但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還有一個過程。該藥物一旦應用于臨床,對人體身心健康和克服不良心理將產生一定的作用。
閱讀下一篇
民營醫院服務滿意度調查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