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礦總院作為我市收治四川災區傷員的醫院之一,今天33名來自成都三院的傷員轉往這里,其中年齡最大的97歲,最小的才12歲。昨天下午3點多,記者來到了徐礦總院專門設立的愛心病區,提前感受那里的溫馨環境和無微不至的細節服務。
提示牌仔細推敲
記者乘電梯來到綜合病房大樓11樓,這里已經為四川災區的傷員開通綠色通道。從進大廳旁邊的引導臺就可看到一幅“我們心手相連,祝您早日康復”的紅色條幅。“愛心病區”是記者剛走到病房走廊大門前看到的第一個溫馨標識牌。
按照提示牌,記者一一走進13間愛心病房查看,聞到的不是那種特殊的“醫院味道”,而是花的清香。每個病床的床頭都擺著一籃鮮花,一張鑲嵌在花心里的心形卡片寄托著醫護人員的祝福:“愛心接力,親情傳遞”。在房間里也有對傷員的鼓勵牌:“愛心大后方,有愛就有家”。
據醫護人員介紹,這些提示牌、祝福牌、鼓勵牌的寄語都是經過他們仔細推敲的,“我們為了避免給傷員造成心理上的重復創傷,無論是在我們的祝福語中還是平時的言談中,都拒絕提到‘災區’、‘地震傷員’等這樣的字眼,而多是情感上的鼓勵和支持。”
醫療、生活、心理,都想到了
對于傷員的飲食起居,醫院都做了具體的安排。在第11號愛心病房里,記者看到,在病床旁的置物架上,醫院為傷員新購買的一大盆的日常洗漱用品,傷員的病服整齊地擺在床中央。
據介紹,醫院還特別成立了生活后勤部來保障傷員的日常生活。他們為每個病房都配置了新的彩電、電話等,還專門安排食堂師傅做營養的、適合傷員口味的飯菜。對每位收治的傷員,醫院都專門安排醫生、護士、特別護理員、志愿者和心理疏導師進行多對一的服務,讓傷員在治療、生活、心理等各方面都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愛心之網庇護他們
當醫院得知此次收治的傷員以年長者居多,70歲以上的傷員就有8人,年齡最大有97歲的高齡。同時,醫院還了解到33名傷員中有13人無隨行人員陪護,便對外招聘了一批富有臨床經驗的護理人員照顧他們的起居生活,并在醫院內和社會上廣泛招募志愿者。截至昨天下午3點,已有近50名志愿者參與報名,他們中有該醫院 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社會各界的教師、大學生、離退休人員等。
昨天下午,記者在愛心病區內,看到所有的護士都佩戴綠絲帶標志。屆時,所有加入進來的志愿者也都將佩戴這枚標志進行工作。18位醫療專家、15名護士、20名護理員和50位志愿者,這支103人的愛心救助隊伍將各司其職,為這33位傷員帶去徐州人最淳樸、最真摯的同胞親情。
徐州礦務總院:103人編織起愛心之網
閱讀下一篇
徐州市中心醫院:病房電視提前調到四川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