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慢性腎臟病防控政策如何?6月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15次院士代表大會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學術論壇上,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腎內科教授、中科院院士侯凡凡發表專題報告指出,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人數持續上升,約占城市普通人群的10%。但目前我國還缺少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準確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也沒有接收透析患者的準確資料。從慢病防治角度來看,沒有準確的數據支持,防控政策的制定無疑是“盲人摸象”。
近年來,隨著患糖尿病、高血壓、肥胖代謝綜合征的人群不斷增加,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也不斷上升。侯凡凡指出,根據目前完成的北京、上海、廣州等部分地方的流行病學調查,20歲以上成年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已達10%左右。而臨床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接收透析的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約為10萬人,每年花費的醫療費用超過80億元。因此,從衛生經濟學角度來看,慢性腎臟病正成為需要引起警覺的公共衛生問題。
侯凡凡指出,我國目前慢性腎臟病防治工作缺少準確的流行病學調研數據。慢性腎臟病的流行病學數據是政府制定防治策略不可缺少的依據,為此世界多個國家都開展了慢性腎臟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我國目前報告的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僅為幾個區域性數據,缺乏整體代表性,對廣大農村地區的慢性腎臟病發病率及治療情況,更是缺少了解。
對此,侯凡凡呼吁,政府和有關部門應開展全國范圍的慢性腎臟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明確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和危險因素,對農村地區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行摸底調查,并對各地設有透析中心的醫療機構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制定慢性腎臟病的防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