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從11月22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的全國藥品快檢工作會議上獲悉,近年來,我國藥品快檢技術研發和應用進展迅速。包括近紅外光譜學方法、化學快速檢測方法、車載高效液相(HPLC)方法等在內的一系列自主研發的藥品快檢技術,已居國際先進水平。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在越來越多的新藥、好藥被研發出來的同時,藥品造假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隱蔽,給傳統藥品檢驗方式和打假工作帶來巨大挑戰。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副院長李波介紹,常規的藥品檢測方法一般周期較長,往往是檢測報告還沒出來,有計劃、有組織的造假分子早已聞風而動,把樣品轉移了,監管部門錯過了不少追查制假源頭的時機。藥品快速檢測技術因其簡單快捷的特性,已成為假藥現場篩查的最有力手段。
據介紹,自2006年以來,中央財政投入近5億元,為全國330個地級市、33個縣級市配備了400余輛藥品檢測車。與此同時,藥品快檢技術研究收獲多個國際首創。其中,近紅外光譜法具有快速、無損、無污染等特點,通過非破壞性的采樣,能夠同時分析大批量樣品;可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來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同時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對藥品中主要活性成分進行定量分析。化學快檢方法和車載HPLC方法在已經成熟的醫藥產品檢驗方法基礎上,通過實驗室研究,提供方便快捷的、科學的、實用有效的藥品快檢技術方法。這些技術在走出實驗室,推廣到實際工作的同時,得到了美國、歐洲、非洲及東南亞等多個國家的密切關注,被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藥品打假行動計劃技術小組推薦為“現場檢測手段”之一。
據專家介紹,藥品快檢下一步發展重點是,逐步建立全國藥品快檢網絡信息平臺,使藥品數據庫信息、監管信息、篩查技術信息和不良反應數據信息等信息資源共享;建立國家基本藥物HPLC數據庫,提高藥品檢測車效能;綜合提高快檢結果的法定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