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11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消滅脊灰證實委員會第18次會議在京舉行,該委員會宣布,中國恢復無脊灰狀態。這表明,自2011年7月新疆發生輸入性脊灰野病毒疫情后,中國各項防控措施達到預期效果,已有效阻斷脊灰病毒傳播。
2011年7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發生由巴基斯坦輸入性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疫情,共造成21個脊灰病例,包括10名兒童和11名成人,其中2人死亡。疫情發生后,新疆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衛生部成立領導小組和專家組,建立疫情研判和多部門聯防機制,并先后8次從全國調派近500名專家支援新疆。財政部及時下撥防控經費1.6億余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政府層層簽訂責任書,啟動疫情日報告制度,在全疆范圍相繼開展5輪次兒童和4輪次成人的脊灰疫苗強化免疫,累計接種4300萬人次。與此同時,我國其他省份開展脊灰野病毒輸入風險評估,青海、甘肅、寧夏等26個省(區、市)在重點地區開展脊灰疫苗強化免疫和針對重點人群的查漏補種。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消滅脊灰證實委員會經過審議,認為中國已達到世界衛生大會有關無脊灰狀態的所有標準,恢復無脊灰狀態。該委員會認為,中國此次的成就,使西太區在2000年認證的無脊灰狀態得以保持。消滅脊灰是一項不斷進行的全球工作,需要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參與。而且,證實無脊灰狀態并不是護身符,脊灰依然威脅著世界各地的兒童,西太區所有國家必須保持警惕,盡可能降低再次出現感染的風險及后果。
據悉,“證實”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消除疾病的程序之一,指通過專家組織對某個區域進行系統全面評估,以確定是否達到消除疾病的相關指標。世衛組織西太區消滅脊灰證實委員會成立于1996年,此次是該委員會首次在中國召開會議。
閱讀下一篇
我國目前已初步建立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