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2002年1月9日,一個全國性的醫師行業組織——中國醫師協會成立了。十年里,協會從無到有,完成組織框架建設、推動專科醫師培養、開展醫師定期考核、發布中國版《醫師宣言》、設立醫師獎和醫師協會醫師節等,代表240多萬名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成為“醫師之家”。
自律與維權是重點
這十年正是醫療行業發生深刻變化的十年。中國醫師協會名譽會長殷大奎指出,中國醫師協會肩負著實現對醫師行業“服務、協調、自律、維權、監督、管理”的使命,搭建了醫師與政府、醫師與社會的溝通橋梁,承擔三者之間溝通者的角色。
“自律與維權是醫師協會的生命線,既是核心的工作,又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中國醫師協會榮譽會長楊鏡指出,近幾年,針對醫師的侵權案件發生后,協會都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譴責,并提供法律幫助,建立了現階段維護醫師權益的有效模式。
2003年,湖南省衡陽市南華醫院兒科醫生被毆打和侮辱,協會最早站出來譴責醫療暴力行為,并派人慰問和調查,在全社會呼吁維護醫師的權利;2007年,河北省衡水市張永果醫師被殘殺,協會第一時間探望并為張醫師討公道;2009年,福建省南平市第一醫院發生惡性醫鬧事件,協會立即與醫院取得聯系,并將調查結果反映給國家有關部門;近年來,在北京協和醫院外科醫生被傷事件、北京同仁醫院徐文事件中,都能看到協會法律事務部工作人員奔走的身影。
除了維權,加強醫師自律也是協會的重點工作。2011年6月26日,協會公布了《中國醫師宣言》。協會還設立“中國醫師獎”,表彰獎勵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醫師。為了幫助醫師掌握以患者為中心的溝通方法,協會于2003年建立了人文醫學執業技能標準培訓體系,通過培訓,使廣大醫師提高職業素養,增強人文醫學執業技能。
積極替政府“分憂”
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陸軍介紹,隨著協會的發展,其行業職能也逐漸得到政府的認同。衛生行政部門出臺有關醫師的政策、規定時征求協會意見已經成為常態,協會除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咨詢工作外,還很好地完成了委托的諸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