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新聞:一個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怎樣做出不平凡的成績?這是一位工作在護理一線的護士長經常思考的問題。參加工作至今,她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無論一個人多么渺小,一旦他有了理想和目標,并愿意為了這個目標去不斷奮斗,那么他的人生注定會有所成就。
她叫蔡盈,現為徐州市兒童醫院呼吸科護士長。
心系患者 投身一線
2003年在非典爆發期間,工作剛滿一年的蔡盈主動要求參加發熱門診的工作,并在疫情較重的5月至7月連續在發熱門診奮戰3個月;2008年汶川地震,蔡盈是最早申請前往災區救災的醫護人員之一;2009年手足口病肆虐時,她顧不上家中的幼子,積極投身于感染病區,配合醫生挽救了一個個稚嫩的生命。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護理工作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作,特別是兒科護理,稍有疏忽,后果則不堪設想。為了使患兒能夠得到全方位、精心的護理,在護理部的悉心指導下,她率先在全院開展責任包干,實行小組負責、包干到人的臨床護理工作模式。采取分層管理,根據患兒病情、護理難度、技術要求等要素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并實行小組負責制,構建“責任組長-責任護士”的工作模式。積極落實分級護理制度,做到患兒分級,護士分層。既強調高年資護士對危
重病人的管理,又強調人人參與生活護理。實行整體包干全程護理,保證責任護士管床到位,最終做好患兒的治療性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幫助患兒盡快康復。
改善服務 勇于創新
作為一名基層護理管理者,蔡盈深深意識到服務質量提升的重要性。2010年,省衛生廳提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倡議,她帶領全科護士在醫院和護理部的指導下,將呼吸科的護理工作逐步推向優質行列,并對“優質護理服務”這一概念進行了深化,進一步提出“全面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在她的帶領下,科室開展了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務:根據兒童的特點設計布置個性化、卡通化的病房,努力打造溫馨的就診環境。對新入院患兒實行“五個一”服務,即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杯熱水,一次擁抱,一份詳細的入院須知。率先推出“優質護理——入院接診限時服務”新舉措,從家長持住院通知單到護士站辦理住院,到護士將孩子安頓到病床上休息、家長辦理好住院手續,再到醫生接診患兒,整個過程不超過十五分鐘。這項舉措大大減輕了家長、孩子住院焦慮奔波的辛苦,深受家長的好評。在患兒出院時,護士送出病區門外,送上一句祝福語,一份出院指導卡并定期電話隨訪患兒的狀況和用藥指導。在呼吸科的病房每位患兒生日當天,還會收到護士們的祝福和禮物。而科內創辦的“天使氣象站”、提供的“愛心”雨傘和萬能充電器等服務,切實把溫暖送到了患兒的手中。2012年科室又推出了另一項新舉措“創新頭型裁剪溫暖患方心田”,這項創新舉措不但在患兒群體中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廣泛好評,同年在市衛生局“雙爭”活動中被評為“優秀創新服務事例”。
在2011年市衛生局開展的“醫德好、醫風正、醫術精標兵單位”評選活動和市工會開展爭創“五一巾幗標兵崗”活動中,她帶領全科護理人員按照醫院及護理部的要求,團結協作,不斷深化綜合能力,提高業務水平,規范管理制度,創建特色服務,在不同階段時時做到有目標、有計劃的開展工作,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外塑形象,內現素質,最終呼吸科獲得了市“醫德好、醫風正、醫術精標兵科室”、市“五一巾幗標兵崗”等榮譽稱號。
身先士卒 以身垂范
作為護士長,蔡盈每天帶領責任護士進行急、危、重、新患兒查房,指導具體護理工作,檢查護理程序的執行,護理計劃的制定,護理措施的落實,護理記錄的書寫等等,以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差錯事故。每天早來晚走已經成了她的習慣,尤其是遇到患兒較多和患兒發生急、危重情況時。白天既要管理好病區的日常工作,又要頂班加班,夜間還不忘打電話詢問病區情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不辭辛苦,換來的是護理工作安全正常的運轉。工作上她是一位嚴師,但在生活上她像一位關心著每位護士的朋友,給予同事力所能及的幫助,過年過節,她總是讓家在外地的同事回家和家人團聚,自己則加班加點;同時她還經常與年輕同事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她們心理動態并及時予以關心和幫助。
任職以來,蔡盈先后獲得“江蘇省巾幗建功標兵”、“徐州市衛生局優秀青年職工”、“院優秀護士”、“院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在她的領導下,呼吸科先后取得了“市五一巾幗標兵崗”、“市醫德好、醫風正、醫術精標兵科室”、“院優秀示范病區”等一系列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