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12日披露,該院專家首次利用“計算機輔助肝臟三維手術決策系統”(CAS),成功為一對三個月大的連體兄弟“分身”。醫院方面透露,上午開始的手術持續5個多小時順利結束。
(醫生利用CAS,通過3D旋轉畫面掌握解剖結構。)
(醫生在緊張地手術中,一個多小時成功分離肝臟。)
據悉,這是中國首次將CAS系統應用于聯體嬰兒分離。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兒外科專家鄭珊當日介紹,手術的難點在于,這對哥倆除了肝實質相連外,還有異常的肝內血管相互溝通。醫生們利用CAS采用混合成像和分割技術,清晰再現兩人肝內三種六套不同血管的走形和相互溝通的三維立體情況,進而從不同角度為相連的肝臟進行精準分離、避免血管損傷和出血。醫院方面透露,術中出血量僅為30毫升。
小兒外科副主任董巋然亦表示,人的軟組織在手術翻動中變化很大,手術中如果有疑問,醫生可以通過3D旋轉畫面掌握解剖結構,對術中減少出血、精準分離大有裨益。
據悉,這對聯體兄弟的母親是江西人,在懷孕31周時被確診聯體畸形。去年9月底,兄弟兩人出生后立即被送至兒科醫院的NICU病房。醫生發現患兒為胸腹聯合,上至劍突融合,胸骨柄分離,下至臍帶。兩人共用一個臍帶。醫生決定在哥倆3個月、總體重10kg左右時為其分體。
此番兩個孩子入院后,兒科醫院普外科、整形外科等團隊進行了多次商討,以小兒外科專家鄭珊、董巋然領銜的團隊決定12日對該對聯體兒實施胸腹聯體分離手術。當日10點20分許,手術開始,近正午時分,肝臟成功分離。
聯體嬰兒是一種臨床罕見的先天畸形,40%-60%聯體兒會在宮內死亡,35%者生后一天內死亡,僅約30%的聯體嬰兒生后可能存活,且女嬰偏多。2000年,上海復旦大學兒科醫院成功分離了罕見的聯體嬰兒;2015年,該院首次采用3D打印技術對連體嬰兒分離進行精準輔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