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每年進入秋冬季節,霧霾籠罩,環境污染令人無法忍受,從今年1月1日,新《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了,法律也不會放過污染環境的行為。與之前相比,新法對破壞環境的行為懲戒更加嚴厲。目前,新法實施近一個月,昨日市環保局在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5年我市空氣質量運行情況,對新法進行解讀。同時倡議市民春節期間,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
去年環境空氣質量實現穩步提升
2015年,我市集中治理大氣污染突出問題,環境空氣質量實現穩步提升。根據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空氣質量指數(AQI)統計結果,2015年,徐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的天數為234天,優良率64.1%,比2013增加30天;特別是大家關注的PM2.5指標,省政府對我市2015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目標為:PM2.5年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7%以上合格,下降9%以上良好,下降12%以上優秀。2015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65微克,比2013年下降了15.6%,達到優秀等級。
去年初市政府專門制定下發了《徐州市2015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務分解方案》(徐政辦發〔2015〕73號),計劃淘汰燃煤鍋爐354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354臺燃煤鍋爐淘汰任務全部完成。
按照國家、省關于加快推進重污染天氣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的通知要求,徐州市每天根據環境空氣質量實時監測數據、氣象條件以及大氣污染過程模擬系統,開展未來24小時和48小時空氣質量狀況的預測預報工作。2015年,我市共發布大氣重污染預警6次,其中藍色預警5次,黃色預警1次,預警天數22天,預警發布率100%。
強化責任、源頭治理、聯防聯控、嚴查重罰
據介紹,較之于之前的《大氣法》,新法有4大特點:突出強化責任、源頭治理、聯防聯控和嚴查重罰。
新法共129條,涉及到法律責任的條款有30條,這無疑表明,對于違法行為,新法加大了處罰力度。新法取消了之前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企事業單位的罰款“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封頂限額,變為按倍數計罰,同時增加了“按日計罰”的規定;同時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的直接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可以處上一年度從本單位取得收入的50%以下罰款。對造成一般或者較大事故的,按照污染事故造成直接損失的1倍以上3倍以下進行罰款;對造成重大或者特大事故的,按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損失進行3倍以上5倍以下的處罰。
倡議:春節期間少放或不放炮
今年,我市將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按照省政府制定下達的PM2.5下降指標,以實施重點工程項目為抓手,全力抓好環境監管、燃煤污染控制、落后產能淘汰、工業污染防治、揚塵污染整治、機動車和船舶污染控制、攪拌站、散貨堆場的搬遷關閉、秸稈禁燒及落葉收集處置等方面工作,加大對大氣污染重點工程項目的督查和調度力度,切實改善和提升城區環境空氣質量。
大氣污染的治理少不了公眾參與,在實際生活中希望大家采用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活方式,節約用電、綠色出行。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希望市民朋友們在歡度春節的同時,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盡可能選擇低碳環保的喜慶方式。廣大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環保志愿者、環保熱心人士,更要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自覺抵制燃放煙花爆竹,并勸阻身邊人員主動放棄燃放行為。讓我們共同努力,維護我們的家園,為美麗徐州、生態徐州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
網上每兩小時更新一次AQI及各項指標數值
信息公開包括公眾參與是《環保法》里確立的很重要的制度,新《環保法》專門設立了專章《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部分,就是為了發揮公眾參與和監督的作用,新《大氣污染防治法》把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做出了很大的細化,就是讓公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賦予了公眾對大氣環境污染的監督和參與權。
我市高度重視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工作,在市環保局網站建立了徐州市空氣質量指數發布平臺,公開全市7個監測點的實時監測數據,每兩小時更新一次AQI及各項指標數值;市環保局官網開通了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欄目,公開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相關信息;還開通了重點監控污染源基本情況、排污費征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欄目,公開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與治污設施運行信息以及重點企業排污費征收情況。國控企業已全部制定了自行監測方案,并進行了信息公開。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