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2016年全市婦幼健康服務工作總體思路和要求是:以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省衛生計生工作和省婦幼健康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深化醫改、建設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和健康江蘇的中心工作,推動婦幼健康事業科學發展和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保障“全面兩孩”政策順利實施,進一步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質。
一、加強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建設
(一)加快婦幼保健院規劃建設。編制“十三五”全市婦幼健康服務體系發展規劃,按照常住人口50萬以上的縣(市)和涉農區建設1所二級婦幼保健院的要求,指導各地加快婦幼保健院規劃建設。年內市縣兩級政府舉辦、獨立建制婦幼保健機構健全率提高到90%以上,新建2所二級婦幼保健院。
(二)提高婦幼健康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水平。貫徹落實省衛計委《關于做好新形勢下婦幼健康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婦幼健康服務能力的若干意見》,按照省工作要求實施國家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保障工程。按照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標準和細則,指導各地加強機構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積極爭取省級財政對縣級婦幼保健院能力建設的扶持。開展等級保健所創建與復核評估,爭取2所婦幼保健機構通過省等級評審。
(三)加快產兒科臨床和基層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產兒科規范化建設,推動婦幼保健院、綜合醫院、婦產和兒童專科醫院以及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增加產兒科床位,年內全市產兒科床位在現有基礎上增長5%左右。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兒保和計劃生育門診規范化建設,年內50%以上的機構達到省定標準。
(四)加快學科、人才建設和技術發展。加大產科、兒科和助產士專業人才培養力度,配合省衛生計生委做好婦幼保健重點學科、重點人才第二周期評審和科研項目、新技術引進獎的申報工作。積極參加和自主開展以母嬰保健法律法規和助產技術、計劃生育技術、兒童早期發展等為重點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培訓。
(五)加強婦女兒童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建設。加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急救中心和綠色通道建設,年內完成市級急救中心建設,縣級急救中心建設覆蓋率達50%以上,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5/10萬和4‰以下。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進一步提高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率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均達到90%以上,規范孕早期醫療保健服務,加強產前篩查、產前診斷,優化新生兒疾病篩查,強化出生缺陷三級干預,出生缺陷發生率控制在4‰以下。
二、深化婦幼健康服務管理改革
(一)推進技術服務資源整合。推動市、縣、鄉、村四級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資源優化整合,爭取縣級技術服務資源整合到位率60%以上,積極探索鎮級技術服務資源整合模式。配合開展技術服務專題調研,對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項目進行梳理、歸并,做好服務銜接,改善服務質量。
(二)推進分級服務制度建設。圍繞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落實《徐州市婦幼健康項目分級服務實施方案》要求,重點規范孕產婦健康管理和計劃生育技術等婦幼健康服務行為,力爭新增2-3個項目實行分級服務,進一步理順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分級管理責任,逐步建立婦幼健康服務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的服務制度。
(三)推進婦幼健康聯合體建設。深化區域婦幼健康服務聯合體建設,實現專科共建、開設聯合病房、遠程會診以及項目協作等合作方式有效落實,探索市區一體、縣鄉村一體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分工協作、上下聯動的服務格局。爭取建成2-3個縣級婦幼健康聯合體,建成一批婦幼健康服務特色科室。
(四)推進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加強各地婦幼保健機構內部科室設置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調整優化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流程,以預約診療為切入點,推廣“互聯網+婦幼健康”服務模式。
三、強化婦幼健康全行業監管
(一)依法強化服務要素準入和監管。依法加強助產技術、計劃生育技術、產前診斷和人類輔助生殖等母嬰保健技術服務要素的準入和監管,提高婦幼健康服務質量,保障母嬰安全。年內完成助產技術、計劃生育技術、婚前醫學檢查等專項技術服務人員考核換證工作,積極配合省衛生計生委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培訓基地的申報工作,開展打擊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違法違規行動,確保持證率100%。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等母嬰保健法律證件管理,加強發放全過程監管。做好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合格率達95%以上。
(二)全面加強服務行為和質量監管。以優質服務示范工程創建和愛嬰醫院復核活動為抓手,強化服務和質量意識,重點開展產兒科臨床服務、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質量評價,推動服務行為規范和服務質量改善。市婦幼保健院做好迎接省巡查的準備工作,年內建成1個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縣(市、區)。
(三)加強婦幼健康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完善信息網絡管理平臺使用和管理制度,開展婦幼衛生信息管理人員培訓,提高婦幼衛生監測及管理質量,加強信息質量控制和數據分析利用。按照省部署要求,做好《出生醫學證明》和產婦分娩信息登記報送工作。推進原有婦幼衛生信息系統和計劃生育信息系統融合互通和數據共享。
四、提高婦幼健康服務均等化水平
(一)規范實施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繼續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農村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等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財政補助經費,確保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人均補助標準不低于500元、農村婦女“兩癌”檢查人均補助標準不低于128.6元,落實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全面免費實施。加強項目辦公室建設,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落實績效考核等項目任務,提高管理水平。加強社會宣傳,提高城鄉居民利用率和滿意度。
(二)落實免費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規范開展避孕方法知情選擇,落實免費計劃生育基本技術服務。推進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城鄉全覆蓋,完善質量控制方法,提高項目風險評估、咨詢和指導質量。規范避孕藥具管理,創新發放模式。進一步推進避孕藥具不良反應監測項目,加強各級醫療保健機構首診登記制度,從客觀上做出避孕方法安全性評定并針對避孕藥具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以達到安全使用避孕藥具,保障目標人群生殖健康水平。加強再生育咨詢服務和技術指導,做好病殘兒醫學鑒定和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鑒定工作。
(三)推進兒童早期發展服務。堅持公益性,發揮市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的示范作用,依托縣、鄉兩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和托幼機構,推進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體系建設。組織發放《兒童早期發展家庭指導手冊》,加強對帶養人的指導和幫助。開展兒童早期發展培訓工作,加強兒童早期發展隊伍建設。
五、樹立良好婦幼健康行業作風
(一)開展職業精神和法制紀律教育。在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開展全員培訓,推動《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落實,提升婦幼健康服務條線醫德醫風水平。全面推進院務公開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
(二)加強正面典型宣傳。配合做好衛生計生主題新聞宣傳,深入挖掘并充分報道婦幼健康系統先進典型和事跡,塑造廣大婦幼健康工作者救死扶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展現當代婦幼健康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采。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