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進入寒假,孩子們像是出了籠的小鳥一樣瘋玩,一年級小朋友可兒,在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磕掉了一顆門牙,媽媽趕緊拿著她磕掉的牙齒帶著她去醫院。幸虧救護及時,醫生說,寶貝的牙齒還能“救”得回來。
在徐州市口腔醫院,記者采訪中發現,寒暑假是兒童口腔診治的高峰期。
家長蘇女士對孩子的口腔問題非常重視,因為女兒的牙齒看起來不太整齊,她昨天專程帶著8歲的女兒來醫院做矯正。“現在不矯正,等到長大變丑了,花20萬元整形也補不回來!”她開玩笑地說。
專家告訴記者,她在接診過程中發現,有70%的孩子都是來做牙齒矯正的,這反映出家長對孩子的口腔問題越來越重視。另一方面,在臨床診治中她發現,家長在思想上還存在著不少誤區。
誤區一 牙齒磕斷了就補不上了
傳統觀念中,家長們認為牙齒磕掉或斷了后就補不上了;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門牙磕掉了還會再長出來,干脆就不尋找掉落的牙齒或斷牙。專家說,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無論是恒牙還是乳牙,因外傷掉落的都需要再補上。
“兒童長出的恒牙牙根尚未發育完成,牙神經的再生能力也強,受傷后處理及時,完全可以補救。”專家強調,有些家長用紙或者布包著牙齒來醫院就醫的方式是不對的,會影響到牙齒植入的成活率。
正確的方法一:把牙齒撿起來,用清潔的水沖洗干凈后放回到牙槽窩里,或者放入口腔中,迅速就醫;方法二:可以將牙齒洗趕緊后,迅速放入純牛奶中,迅速就醫;方法三:牙齒掉落后,將牙齒放入生理鹽水中保存,迅速就醫。
在時間的把握上,一定要爭取在半小時內進行再植復位,90%的牙齒能長期存活,但脫位2小時以上,復位后95%的牙髓存活會受到影響。
誤區二
等換完牙后再矯正“歪牙”
家長楊女士的女兒今年6歲了,孩子今年剛開始換牙,但是新長出來的牙齒參差不齊,很影響孩子咀嚼食物,于是她帶著孩子來口腔醫院咨詢。
專家表示,一般傳統觀念認為孩子牙齒不整齊,需要到12-15歲換牙基本結束后才能矯正,但其實不少牙齒畸形是一種骨性發育畸形,最好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進行預防和矯治。孩子出現的口腔問題越早矯正效果越好。
專家說,一些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造成孩子的營養不均衡,嬰兒時期喂奶瓶的姿勢不正確,媽媽哺乳姿勢的不正確都會導致孩子下頜前伸出現“地包天”;咬手指、咬嘴唇、吐舌頭等不良習慣也會影響頜骨發育不良,導致牙齒歪斜。
誤區三
乳牙有問題,反正要換不需要治療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說法:小孩蛀牙沒什么大不了;小孩不愛刷牙就不刷也沒關系;我沒見哪個小孩吃零食真的把牙齒吃壞了;小孩這么小看什么牙醫;這么點小孩不會得齲齒。
專家說,現在有的家長給孩子吃過多的甜食,不注意給孩子清潔牙齒,導致很多孩子的乳牙發生蛀牙的情況,但是對此并不重視,認為乳牙反正要換的,不需要治療。“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乳牙出現問題不及時治療會危害孩子以后恒牙的生長。”
孩子的乳牙從最初生長出來,到被恒牙替代,大約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孩子的乳牙需要用10到15年,所以也是需要好好保護的。乳牙上下頜各10顆,共20顆,由于乳牙的窩溝點隙復雜且不規則,易于細菌、食物滯留,另外乳牙牙體硬組織較恒牙礦化差等一系列解剖學特點使得乳牙齲病好發。而又因為乳牙齲壞自覺癥狀不明顯,常延誤早期治療。
另外,如果乳牙出現問題,會影響到恒牙的生長。乳牙齲壞是有很大危害的,首先嚴重的乳牙齲壞,除了直接造成牙體組織缺損影響咀嚼功能外,甚至會導致乳牙牙髓、根尖周的炎癥,從而影響繼承恒牙的生長發育,其次齲壞造成的缺失乳牙使得牙列變短,導致恒牙萌出異常或咬合異常。再次,兒童頜面部血液豐富,病變區的細菌可隨血液播散到其他部位,導致相應區淋巴結腫大,嚴重者產生心內膜炎、慢性腎炎等疾病。最后,乳牙齲壞影響美觀、發音,可造成兒童自卑心理,有礙正常交往。
誤區四
牙齒掉了沒關系,反正還會長出來
牙齒齲壞得太厲害,就只能拔掉。有的家長會覺得反正乳牙遲早會掉,先拔掉也沒有什么關系。這樣的想法也是錯誤的。
專家說,牙齒不好咀嚼乏力之后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沒有牙齒之后,自然是更加糟糕。沒有牙齒后,還會影響小朋友說話的能力,說話會漏風,發音可能不標準。
更加麻煩的是一顆乳牙在應該有的時候沒有了,那么它兩邊的牙齒就會逐漸向中間生長,占據這顆乳牙留下的空間。而乳牙有一個作用是幫恒牙提前占據空間,等到這顆乳牙下面的恒牙該萌出時,卻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空間了,于是它會從別的地方長出來。會導致孩子牙齒不整齊的情況發生,嚴重的會影響到孩子的外貌。
●相關鏈接
如何保護孩子牙齒健康
做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孩子能夠擁有一口好牙也是對孩子日后成長有幫助的,那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康的牙齒?
1、限制孩子吃甜食
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的零食和糖果糕點,孩子吃糖后數分鐘,宜喝少許白開水或用清水漱口,以免吃糖后口腔酸度迅速增加,形成齲齒。避免嬰兒含奶頭睡覺,孩子入睡后唾液分泌和吞咽動作大大減少,潴留在口腔的奶汁便為細菌繁殖提供了充分養料,可促使齲齒形成。
2、補充足夠的營養
讓孩子吃蛋白質、鈣、磷、維生素A和D等含量豐富的食物,可促使牙齒的發育和堅固。相反,營養素供應不足,孩子不但出牙延遲,已長出的牙齒也很容易被細菌腐蝕,發生齲齒。孩子10個月、2歲半和5歲時,是牙齒發育的關鍵時刻,應注意適當多吃些牛奶、肉、魚、豆制品、蝦皮、胡蘿卜、山楂、菠菜等等。
3、適當吃些含氟食物
氟元素是保持牙齒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它可以氟化鈣和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牙釉質中,具有抗酸防齲的作用。含氟較多的食物有萵苣、海帶、海蝦等,可選擇給孩子食用。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