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加大基礎投入 完善服務體系,銅山區醫療衛生惠民便民再升級。
“我年紀大了,子女又不在身邊,檢查身體很不方便,以前檢查都要到鎮上的醫院,光出村一路顛簸就受不了。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檢查,方便多了!”家住茅村鎮官山村的張老漢提到村里的醫療服務,贊不絕口。
這是銅山區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便民利民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銅山區以建設村級衛生室為突破口,加大投入、健全網絡,通過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就醫環境
走進劉集鎮東風村衛生室,環境舒適溫馨,治療室、藥房、換藥室、健教室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劉集鎮衛協會、合管辦主任李世強表示,該衛生室在2016年進行了改建,通過了省示范村衛生室驗收。這個衛生室可以為整個東風村1000多戶村民提供最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方便了村民的就近就醫。據了解,這樣的衛生室,銅山區2016年建了50個,今年還將按統一規劃、設計再建100個,僅區財政就投入了3000萬元,每個衛生室還按照規定配備3個醫護人員和統一的醫療設備。
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直觀體現,除村級衛生室外,今年銅山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快馬加鞭:區人民醫院病房樓改擴建工程,投入200余萬元,采購設備十余臺;區中醫院新建一幢10層的門急診病房綜合樓,建成后病床位將由現在370張,增加到700張,將大大緩解病人住院難的問題。
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健全服務網絡
穿梭在銅山的大街小巷,他們爭分奪秒地將最緊急的醫療救助送至患者身邊;呼救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他們發揚爭分奪秒、救死扶傷的精神,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區急救醫療站積極發揮“120”對全區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障作用,確保1分鐘派車,3分鐘出車。
銅山區急救醫療站站長盧興志說:“目前全區設有分站點8個,急救工作人員63人,救護車輛10輛。為了縮短急救時間,提高急救效率,計劃再設立黃集分站以及拾屯長途轉運分站,在院前急救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城鄉一體化。分站點的設立大大減少了服務半徑,能夠更加迅速、及時到達急救現場,讓患者的生命得到及時的救治。”
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普惠更廣泛群眾,銅山區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不低于60元,重點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促進均等化目標的更好實現。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務實應用,各單位在新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中,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全區常住人口115.8萬人,建檔108.9萬人,建檔率達94.04%;全區30家醫療衛生機構均能規范進行死因網絡直報,網絡直報規范達標率為100%。適齡兒童第一類疫苗免費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上半年農村適齡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葉酸服用率達90%以上,葉酸服用依從率100%,增補葉酸知識知曉率達90%以上。上半年,銅山區為3120對夫婦進行了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孕產婦建卡率100% ,孕產婦管理覆蓋率100%,住院分娩率100%,孕產婦死亡率0,7歲以下兒童建卡率100%,新生兒死亡率1.37‰。
加強管理創新保障居民健康
2017年新農合人均籌資620元,其中個人承擔150元、各級財政補助475元,全區參合率達到100%。同時,銅山區進一步完善新農合分級診療管理制度,逐步擴大新農合分級診療管理病種范圍,提升管理水平,對分級診療病種進行調整,改為114種,其中區鎮兩級定點醫療機構分別選擇70個和44個病種納入分級診療管理范疇,涉及具體病種499個。
銅山區衛計委宣教科李明桂介紹說,下一步,銅山區還將加快完善各類社會保障,建立城鄉統一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社會保障提標擴面,建立健全城鄉居民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機制和各項“救急難”長效機制。同時,全力推進綜合醫改工作,大力實施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提檔升級工程,建設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努力建設智慧健康銅山。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