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誠信是立身之本,是立國之基。根據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將失信懲戒、聯合懲戒推進到更高層面,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
為創新監管方式,在徐州市衛生計生委的領導下,徐州市衛生監督所積極探索,率先在全省開展民營醫療機構誠信創建工作,通過誠信民營醫療機構創建,推動建立全市誠實守信的醫療衛生服務信用體系,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

重監管
推行民營醫療機構信用評價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大量民營資本進入醫療衛生行業,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促進了衛生資源的戰略性調整,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醫療保健需求,同時給監管工作帶來巨大挑戰。但一些投資人過分追求經濟效益,虛假違法廣告、雇傭醫托招攬患者、超范圍開展診療活動等不誠信行為頻發,擾亂了正常醫療市場秩序。
為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監管新模式,強化民營醫療機構誠信自律,徐州市衛生監督所于2015年啟動民營醫療機構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工作,2016年制定了《徐州市民營醫療機構誠信評價體系標準》,建立民營醫療機構信息公示平臺,引導26家民營醫療機構參與創建,公布了首批5家單位誠信單位、7家守信單位名單。經過兩年多的探索與建設,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誠信民營醫療機構信用評價體系,參與試點的民營醫療機構在日常管理、社會認知、品牌影響等方面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2017年9月起,市衛生監督所召開新聞發布會,組織40家民營醫療機構代表參加會議,向民營醫療機構發出自律倡議書《堅持依法執業 倡導誠信行醫》,我市主流媒體跟蹤報道,不斷增強對民營醫療機構誠信建設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各參創醫院在醒目位置亮出醫療執業相關證照和診療科目,亮出承諾,建設誠信文化長廊,積極營造誠信建設氛圍。
2017年,市衛生監督所擴大評價范圍,將市區40家一級及以上的民營醫療機構全部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同時組織專家依據《徐州市民營醫療機構信用評價評分表》,開展民營醫療機構誠信評價監督巡查工作,并委托第三方開展民營醫院病人滿意度第三方調查。按照創建標準,最終評出9家誠信單位、25家守信單位、6家警示單位,并通過“徐州發布”向公眾公布了民營醫療機構誠信名單。通過誠信創建,將醫療監管模式由以往的事后監管、被動監督轉變為事前防范、主動預防的新型監管模式,體現了教育、服務、處罰相結合的衛生計生監督工作理念。
40家民營醫療機構對照標準,積極改善就醫環境,從依法執業、規范診療、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合理收費、誠信服務、不做虛假廣告、醫德醫風等方面開展自查自糾,整治不規范診療服務行為和虛假醫療廣告,社會責任意識明顯增強,群眾就醫環境得到很大改善,群眾就醫安全感普遍增強。
2018年,醫療機構信用評價工作已經啟動,參評范圍擴展到全市二級以下公立醫院,共計90家。評價指標體系中著重增加了對放射診療的細化要求,配備受檢者個人防護用品、放射工作人員的資質、放射劑量監測等都納入評價指標。
抓內涵
塑造民營醫療誠信新形象
隨著誠信創建的不斷深入,市衛生監督所號召各參與創建醫療單位積極帶頭踐行誠信經營理念,以誠信作為立院之本,依法管理,依法執業,依法行醫,在機構顯著位置懸掛《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亮出自己的身份,并結合自身醫療執業范圍,亮出診療科目,亮出價格,亮出崗位職責和自己的執業承諾,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與此同時,市衛生監督所還邀請高校、醫政醫管、衛生監督等專家進行研討,國內首創誠信民營醫療機構的評價標準、社會監督、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等機制。其中,評價標準以患者的獲得感增強和醫院品牌意識的喚醒為出發點,分為依法執業、醫療質量安全、醫院感染管理、醫療服務、社會評價等方面,設置滿分為200分。市衛生監督所組織專家依據標準開展民營醫療機構誠信評價監督巡查工作,并委托第三方開展民營醫院病人滿意度第三方調查。實施信用評價結果綜合運用,評價結果分為誠信、守信、失信、嚴重失信四個等級,對民營醫療機構實施分類公示、分類監管。
評價結果將采用四色分級管理機制,A級單位(綠色)、B級單位(藍色)、C級單位(黃色)、D級單位(紅色)。引入退出機制,“嚴重失信”將從創建名單除名并上報政府紅黑榜平臺,列入黑名單。
根據《徐州市醫療機構衛生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規定:A級單位在辦理醫療機構校驗、申請(變更)增加診療科目、醫療廣告審批等事項時,實行簡化程序、優先辦理、綠色通道;B級單位將被實施一般性監督;C級單位將被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監督檢查頻次,加強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培訓教育,約談負責人,實施不良行為記分管理;D級單位將被依法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從誠信創建名單除名并列入黑名單。
此外,市衛生監督所通過制定辦法,會同人社等部門簽發協商議事規則,將評價結果綜合運用于市場監管頻率、醫療機構校驗、新增業務審核、醫保結算率及結算時限等方面,更多體現評價結果對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靶向作用,引導醫療機構提高管理水平,主動信守承諾,防范、控制行業信用危機,自覺用誠信理念指導醫院建設,自覺用誠信行為取信于民,獲得群眾認同。同時,通過督促和鼓勵醫院建立公正、誠信的醫療機構可持續發展環境,提高民營醫療機構的信用意識、倡導信用文化,推進社會誠信建設。
建平臺
培育醫療誠信服務市場
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的核心內容,建立和完善醫療市場誠信體系是規范醫療市場秩序的治本舉措。近年來,我市民營醫療機構信用評價工作以辦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事業為著力點,積極回應諸多民營醫療機構欺、蒙、坑、騙等損害百姓權益的社會關切,勇于擔當,用權威聲音引導群眾就醫,用監管手段多樣健全誠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從傳統監管的“不過紅線”,轉向引導民營醫療機構講誠信、講品牌、講長效,不斷固化誠信在醫療衛生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眾所周知,在醫療衛生行業,“信息不對稱”是引發諸多失信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徐州衛生監督網站設有民營醫療機構信息公示平臺。市民通過信息平臺,可以對民營醫院基本信息、醫生護士的資質、醫療項目的準入(備案)等情況進行查詢,借助動態數據庫,使患者更加清楚了解醫院信用狀況,引導患者擇優就醫,減少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初步達到緩和醫患矛盾、樹立民營醫療機構新形象的目的。
打開徐州市衛生監督所網站,目前已公示40家民營機構的890條基本信息,包含955名醫生、1731名護士的注冊信息,一、二級醫院的臨床技術應用信息均能做到直接查詢。市民在就診醫療機構,手機掃描二維碼,直接查詢相關醫療機構和衛計人員的資質、誠信等級、臨床技術應用權限等,方便市民了解有關機構以及人員的綜合信息,逐步解決醫患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增加選擇空間,保障群眾擇優就醫。同時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對非法行醫、超范圍行醫、虛假醫療廣告違法違規行為都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
在全市推行民營醫療機構信用評價的基礎上,下一步,市衛生監督所將探索在公共場所經營單位、消毒餐具生產企業、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生產企業等領域推行信用評價,合理配置衛生監管資源,科學監督管理,提高衛生監督水平和效能,為“健康徐州”“信用徐州”助力。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