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無償獻血:無償獻血是指公民向血站自愿、無報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為。無償獻血是國際紅十字會和世界衛生組織于上世紀30年代建議和提倡的。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從過去的有償獻血,逐步向無償獻血過渡,最終實現了公民無償獻血。無償獻血是安全用血和血液質量的重要保證,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經血液傳播疾病的危險。
無償獻血的人是健康人,半年以上才獻血一次,不但血液質量高,血源性傳染病大大降低,而且血型也更加多樣化,通過無償獻血,還會激起人們奉獻愛心的自豪感,增加社會責任感和義務,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1、無償獻血會引起貧血嗎?
血液是一種流體組織,約占體重的7%~8%。一個體重50千克的人,其總血量約3000~4000毫升,這些血液并不全在血管中運行,它們以“八二比例”分組形式存在。80%的成員在血管中流動,以維持人體正常代謝。20%會暫時留在肝、脾中,以備不時之需。
當一個正常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后, 在肝、脾中待命的血液會火速趕往血管中,保證循環的血容量不會因獻血而減少。人體血液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又有大量新生細胞產生,以維持人體代謝平衡。獻血后,紅骨髓的造血功能增強,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失去的血細胞很快得到補充。
所以說,一個健康人,按規定參與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更不會造成貧血。
2、捐獻成分血的流程
出示有效證件預約登記;
填寫《獻血者健康征詢表》,仔細閱讀表內各項內容,認真填寫并簽字確認;
體檢、健康征詢:檢查血壓、脈搏、體重、面色,并如實回答醫生的問題;
抽取血液樣本及初篩檢查:抽取靜脈血,快速檢測血型、血常規、轉氨酶、乙肝表面抗原,并離心樣本觀察血液中是否乳糜(脂肪血);
等候初篩結果:等候時可以進食血液中心提供的小食品和糖水、飲料等;
初篩結果合格進入采血室捐獻成分血:捐獻一袋血小板大約40~60分鐘、捐獻2袋血小板大約需要80~90分鐘,具體時間根據每位獻血者的身高、體重和血常規參數而不同;
采后領取獻血證、獻血紀念品和交通補助;
獻血后休息15~30分鐘,再進食一些牛奶、食品等方可離開。
3、成分獻血的臨床意義
目前,無償獻血分為獻全血和成分獻血。現代臨床輸血的原則是缺什么補什么,病人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要輸注給病人增加患者負擔。因此,成分獻血是醫學科學技術進步形成的。
成分獻血是指用單采設備采血,是指把健康人捐獻的血液,通過血液分離機分離其中某一種成分(如血小板、血漿、紅細胞、外周血干細胞等),再將分離后的其他血液成分回輸給捐獻者體內的過程。
目前根據臨床需求,最常見的成分獻血是單采血小板。由于單采血小板的療效好、安全、可降低免疫性輸血反應、血小板輸注無效等,主要用于白血病患者、腫瘤患者放、化療后的支持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等,臨床需求量大。
4、成分獻血會不會感染上疾病?會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很多人會擔心這個問題。其實,捐獻血小板是非常安全的,不會感染上疾病。這是因為在捐獻血小板的過程中,獻血者的血液全程都在全自動、密閉的無菌管路中循環和分離,每位獻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耗材,使用后的耗材按照醫療廢棄物進行處理。
成分獻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細胞是不斷更新的,血小板的生長周期是7~10天(紅細胞的生長周期是120天),即使不捐獻出來,細胞也會自動死亡,形成新的細胞。健康人捐獻血小板的條件國家有強制性標準,捐獻后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數量仍在正常范圍內,且72小時內就可恢復到采血前的水平,甚至高于采血前的數量(新的細胞生成了),所以國家標準(國際通用標準)是:血小板獻血間隔期為14天。
5、成分血采集前、中、后的注意事項
如果您的年齡在18~55周歲,體重≥50千克,目前沒有皮膚的割傷、擦傷、潰瘍和皮疹,一周內沒有感冒、胃部不適、腹瀉、腹痛或嘔吐等,肘前靜脈血管清晰,女性不在月經期。那么歡迎你加入成分獻血,奉獻愛心,救助患者。
(1)獻血前注意事項
獻血前一周內不要服用抑制血小板的藥物(如阿司匹林);
獻血前一日晚餐勿食油膩的食物,勿飲酒,保持充足的睡眠;
獻血當日攜帶有效證件(身份證、暫住證、社保卡、護照等)、空腹到獻血處進行登記(獻血處通常備有無油的早餐)。
(2)獻血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采血過程中放松心情,不要緊張;
與醫務人員密切配合,有節奏的握拳和放松拳頭;
每個獻血者感受不一樣,有的獻血者會出現口周麻的癥狀,屬正常現象(這是防止血液凝固的枸櫞酸鹽和鈣離子結合導致),獻血結束后會自行緩解。獻血過程中有任何需求,請隨時告訴醫務人員,醫務人員會隨時提供服務。
(3)獻血后注意事項
獻血完畢,請用三個手指按壓針眼及上方10分鐘,以免出血;
為防止出現手臂青紫和出血,獻血后2小時內獻血側手臂不要提重物或參加劇烈運動(如打籃球等);
為防止感染,請獻血后12小時后再去掉創可貼,24小時內肘部不要沾水;
在離開血液中心后,如有任何不適或異常感覺,請立即蹲下或躺下,及時告訴醫務人員;
適當補充水分,合理膳食和休息,保持精神放松。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