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導醫網 徐州醫界英才:劉世育,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講師、醫學博士;江蘇省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第六屆消化內鏡學分會EUS學組委員,江蘇省身心疾病聯盟理事,徐州市消化病學會委員,徐州市感染病學會委員,徐州市抗癌協會胃腸癌專委會委員。主持徐州市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1項,參與國家青年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市級科研項目各1項,近年發表SCI論文6篇。
在中華醫學會主辦的“2018發現消化系早癌計劃”中,奪得三級醫院組全國第一名。從事消化病學專業十余載,他始終恪守救死扶傷的神圣職責,以進取、博愛、人道的精神,精湛的醫術,不斷科研創新以及對熱愛的醫療工作的執著追求與奉獻,贏得了患者的信賴。
積極深造 碩果累累
工作之余,劉世育積極繼續學業深造。2014年9月-2017年7月在南京醫科大學攻讀臨床博士學位,在攻讀博士期間,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科重點實驗室張國新教授的指導下參與多項國內外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及早期胃癌診治相關科研項目;博士畢業后主持徐州市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1項,參與國家青年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市級科研項目各1項,近年發表SCI論文6篇。
國外研修先進內鏡技術。2016年9月至2016年11月受江蘇省衛生廳國際交流支撐項目資助前往日本東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附屬順天堂醫院進行訪問交流,在日本期間積極學習消化道早期病變(息肉、腺瘤、癌前病變、早期癌變等)的內鏡診斷和治療(包括染色內鏡(CE)、窄帶成像內鏡(NBI)、放大內鏡(ME)、超聲內鏡(EUS)的診斷及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等)。
博士畢業后臨床診治能力、內鏡治療水平和為病人服務的意識全面提高,尤其在幽門螺桿菌及其相關性疾病的防治有較深的造詣,并且積極鉆研消化道早期病變的內鏡診斷和治療;在中華醫學會主辦的“2018發現消化系早癌計劃”中,在陳光俠主任的指導與帶領下一路披荊斬棘,經過三輪激戰,奪得三級醫院組全國第一名,通過本次比賽,全面展示了劉世育博士扎實的理論知識及高超的消化系早癌診治水平。
勤于仁術 敬業奉獻
低調做人,潛心做事。在臨床工作中,劉世育憑著對患者高度負責的精神,始終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項女士是一位難治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反復殺菌5次均失敗,面臨的巨大的心里壓力,慕名前來徐州一院消化科幽門螺桿菌特色專科,劉世育博士耐心為患者講解病情,行胃鏡檢查及幽門螺桿菌培養及藥敏試驗,依據檢測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精準治療,終于成功根除了幽門螺桿菌。市一院消化科幽門螺桿菌特色專科開診以來治愈多例頑固性難治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受到市內外患者好評。
鏡到病除,內鏡微創技術不開刀可以治愈消化道早癌。楊老太太已是70多歲,其妹妹近期患胃癌住院,心情抑郁及擔心自己身體健康,拿著《都市晨報》來科里尋“全國第一”,劉世育博士遂為老太太做了胃鏡檢查,竟然真的發現了胃癌,所幸是早期胃癌,隨后利用內鏡微創技術將楊老太太的早期癌灶成功治愈性切除,避免了手術及放化療之苦。
秉承“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個家庭”的宗旨,服務于臨床
作為江蘇省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第六屆消化內鏡學分會EUS學組委員,近10年來,劉世育一直從事消化系統腫瘤基礎與臨床的相關研究,秉承“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個家庭”的宗旨,服務于臨床。胃癌的愈后與診斷時機密切相關,早期胃癌患者,無論有無淋巴結轉移,手術治療后的5年生存率超過90%,其中始發階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10年生存率可達100%。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仍低于30%,且治療效果差、費用高,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及心理負擔。很多病人初次查出就已經是中晚期,或者晚期,預后的生存率相對較低。因此,胃癌的早期、及時、準確檢出,對于降低胃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胃癌的發生是一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這為胃癌高危人群篩查及干預提供了可能。
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日新月異,胃腸鏡大有作為。消化道早癌(如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早期結直腸癌等)患者可進行內鏡下胃黏膜剝離術,完整切除病灶,避免外科手術。市一院消化科在以陳光俠主任及劉世育博士為核心醫療團隊的帶領下,積極全面展開消化道早癌診斷與治療,近幾年消化道早癌檢出率明顯提高,早癌微創治療技術逐漸完善,走在了淮海經濟區各大醫院前列。所以,劉世育呼吁民眾重視并普及胃腸鏡體檢。利用胃腸鏡這個“武器”,將消化道早期癌消滅在萌芽中。
從事醫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11年,劉世育具有較豐富臨床工作經驗,對消化內科疾病有著較深刻的認識,尤其擅長消化道腫瘤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消化內科危急重癥病人的救治具有豐富的經驗。教學理論知識豐富,長期兼任徐州醫科大學理論課、科室小講座、操作演示等工作,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
行醫十余載,甘苦自心知。劉世育工作中沉穩、睿智,勇于創新,敬業奉獻,以一顆仁者之心,詮釋了醫者的職責、使命,為生命注入永遠的光芒和希望;以一腔熱血、飽含愛心的積極心態,以奮發進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醫療衛生工作者執著、敬業、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