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醫療衛生健康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健康中國”戰略方針,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為此,徐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在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內組織開展了第二屆“醫患同心·感恩有你我心中的健康使者——三‘十佳’評選活動”。活動自開展以來,經過基層單位推選、專家評審、點贊評議、重點審核、綜合評定等環節,最后評選出第二屆我心中的健康使者——徐州市“十佳醫生”、“十佳護士”、“十佳醫技工作者”各10名和提名獎各10名。
下面,一同跟隨我們了解一下這些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們吧......
十佳醫生 王強
以己之術,醫人之心,身著白衣,不負生命重托;凈化心境,潛心鉆研,敬佑生命,獨剩救治相伴。醫德為首、醫術為本、創新為魂、行醫為人。他就是,徐州市腫瘤醫院,醫生,王強。
“作為一名醫生,從醫十五年,我對自己的要求一直是要做一位合格的醫生,不但需要過硬的業務水平,還需要強烈的責任心和同情心。要不忘初心,尊重每一位生命,只要對患者真心付出,他也一定能夠感受到,從而對你絕對的信任。有了這份信任,無聲勝有聲,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使我們能夠共同攜手對抗疾病,從而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優秀事跡節選:一個好醫生的形象是由點點滴滴的小事支撐起來的。王強成為醫生的那一刻起就為自己立下了標準:在從醫生涯里,必須對每一位患者認真負責。10余年來,王強一直時刻牢記自己的準則,兢兢業業奮戰在臨床一線,一腔熱血盡皆付諸醫療事業。
每日查完房后,王強需要參加多個科室的會診,協助相關科室制定放療方案。20多層樓,20多個病區,會診、查體、定方案,王強有時一走就是一天。王強經常放棄午休時間,仔細研讀患者資料,對病情全面掌握后,認真為其制定放療方案,并反復優化治療方案,直至滿意。如有病人預約,王強總是在上班時間之前到達治療室做好準備工作,患者一到立即開始治療,極大減少患者等待時間。若是遇到不熟悉路線的患者或者行動不便的老年患者,王強便會先去他們所在樓層接他們,再一起去治療室。這一點一滴的小事,讓無數患者在就醫的過程中感到溫暖,也讓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
付出總會有收獲,王強的付出患者看在眼里,更是記在心里。認真負責的態度使患者對他的信任度大大增加,醫患關系更加和諧,方便了王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讓他能更容易發現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及時施治,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感受得到極大提升。
作為內科一支部書記,王強嚴格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嚴于律己、廉潔奉公,杜絕在工作中遇到的誘惑,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此外,他還積極發展優秀同事入黨,在繁冗的臨床工作中,擠出時間召開支部會議,帶領大家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群眾路線,討論發現周圍不合理的地方,積極向上級反映,提出改善意見,使工作流程更完善,更方便群眾。他多次帶領同事積極參加一日捐,包括捐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起的愛心捐款等活動,每每收到受捐兒童寄來的禮物和感謝信,王強總會欣慰的一笑。
十佳護士 朱明芝
她把苦、累、怨留給自己,把樂、安、康送給病人,她在平凡的工作中生動地詮釋了南丁格爾的精神,活出了精彩紛呈、意義非凡的人生。她就是,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護士,朱明芝。
“護理工作雖然繁瑣,但我一直保持著對護理事業的這份熱情,始終秉持患者的安全高于一切,全身心的為患者服務。同時也用自己的行動感染激勵著年輕護理人,堅守初心,砥礪前行。相信在健康中國理念的引導下,我們將不懈努力,能夠為護理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優秀事跡節選:30多年過去了,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在腦外科任職期間,一次重大交通事故15例車禍病人同時入院,病人病情危重,但ICU床位緊張,多數病人只能住在普通病房,都沒有陪人。朱明芝護士長主動擔起責任,帶領全科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時準確完成各項治療,定時為病人翻身、拍背、吸痰、喂飯、洗臉、擦身,工作辛苦而繁瑣,那一晚她雙腿累的失去了知覺。最終在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運用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無私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保證了病人的安全。
她由于反復發作心臟預激綜合征原因,被調入普外科工作。普外科病人大手術后禁食,全胃腸外營養及腫瘤術后化療病人輸液并發癥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朱明芝護士長,怎么辦呢?她及時把握專科動態,主動開展臨床研究,于2000年在蘇北地區率先引進PICC技術,減輕了患者因反復穿刺造成的痛苦、保護血管、減少液體滲出、外滲、保證合理用藥時間、減少靜脈輸液并發癥所帶來的風險,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業余時間自學,熟練掌握該項技術,初期應用此項技術,由于盲穿一次置管成功率低、導管異位等問題,經常加班加點。記得一次在為血液科病人置管時,由于老人已經化療17次,血管條件極差,血管硬的像皮條一樣,穿刺成功后又反復異位,在超聲科、放射科同事的幫助下反復調整導管,穿著鉛衣不知不覺中3個多小時過去了,導管調整好后整個人累到站不起來,腰像失去了知覺。新技術應用初期,各科護理人員對其護理技術掌握不到位,經常休息時間甚至半夜到醫院查看病人導管。有一次她的愛人出差不在家,晚上11點腫瘤科一位患者由于沒有及時更換液體,發生了導管堵塞,家屬的吵鬧聲電話里聽得清清楚楚,看到孩子睡了就匆匆趕往醫院去處理導管,最終零點三十分導管終于通暢了,家屬的心情終于平靜下來,真誠的表達謝意,總算有了一絲的安慰,回到家看到孩子卷縮在床上委屈的哭著,不由得眼淚落下來。其實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患者,她經常是加班加點,多年來用自己的雙手為一位位患者建立了生命的通道,極大地解除患者痛苦,內心由衷由衷的欣慰和滿足,職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十佳醫技工作者 郭子威
他,以技為器,與疾病做斗爭;以人為本,熱情服務。他總是以高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繁瑣、細致的檢驗工作從未出現過紕漏。他就是,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醫技工作者,郭子威。
“精準醫療,影像先行!現代化的影像設備提供了精細的人體圖像,精細的圖像又為臨床提供了精確的診斷結果,凝聚慧眼,查危杜漸,我為自己身為一個影像人而驕傲!”
優秀事跡節選: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現在臨床及病人對于各種影像檢查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設備檢查準確性,保障設備正常的運行就是他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在專業方面,他平時努力學習,結合臨床和病人的情況,分析檢查流程和方案,再結合外出學習的機會,將北京,上海等國家一流醫院影像科的檢查方案引入醫院,緊跟國際國內的潮流,保證第一時間將先進的檢查理念和方案應用于病人,針對每個病人不同的病情設計出個性化的掃描,使得病人接受最少的輻射,注射最少的造影劑得到最清晰的圖像!做到能在家門口解決的病癥絕不推到外地,大大節省了病人看病的時間和金錢!
其科室目前擁有全球最先進的GE Revolution CT和3.0T Discovery MR設備,日常開展低劑量的肺結節篩查,全身一站式的血管造影,磁共振波譜定量分析,ASL腦血管灌注,DTI成像,心臟冠脈血管分析,全身PWI成像等國際國內先進技術,為醫院的國家級腦卒中治療中心和胸痛中心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受到臨床的一致好評!
另一方面,這些先進的進口設備一旦故障,維修費用也是非常昂貴,動輒幾十萬起步,有的部件更換甚至要一兩百萬人民幣。郭子威作為科室主管設備的主任,科室的大型設備都是自己日常保養和維修,每個月定期除塵,每個季度拆開保養,這些日常的工作為設備每日的正常使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如果遇到突發故障的時候,第一時間自己維修。去年科里的CT突然故障,廠家的維修人員要第二天才能到,面對門口等待的幾十個病人,他加班加點,仔細排查,在3個小時內找到了設備故障,一個電源模塊故障,面對廠家十幾萬元的維修報價,又自行維修,當天修復了模塊,恢復了檢查。這樣既節省了病人等待的時間也給醫院節省了大量的金錢。這些日常取得的成績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醫院的CT得到了GE公司評選的“亞太地區最佳運行率”的稱號。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