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yī)網(wǎng) 徐州天使風采:2010年從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畢業(yè)以后,李晴一直在護理崗位上工作,目前是市中醫(y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
平凡的崗位上也能書寫精彩華章。從她走上護理崗位的那天起,李晴就以“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為宗旨,在護理崗位上努力實現(xiàn)自身價值。
疫情來臨時,李晴響應號召,作為我市第一批醫(yī)療隊隊員馳援武漢。面對前方無法預測的風險以及前期防護物資的匱乏,她沒有退縮,奮勇向前。
“作為一名醫(yī)務人員,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是義不容辭的。雖然我也會害怕、緊張、忐忑,但我會用專業(yè)的知識來克服害怕的心理,始終保持樂觀心態(tài)。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凝聚起來,聚沙成塔,讓這個城市好起來”,回想起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工作,李晴刻骨銘心。
來不及修整就投入緊張嚴格的培訓工作中,李晴和伙伴們在酒店一遍遍地練習穿脫防護服,確保所有流程都熟練、所有防護都做到位,因為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救助好病患。
剛來到武漢,李晴就把自己的長發(fā)剪掉了。“沒有什么舍不得的,來到武漢,我們就是戰(zhàn)士,只要能更好地工作,其他的都不重要。”
李晴回憶,正式投入隔離病房之后,原以為憑借多年臨床經(jīng)驗對護理工作駕輕就熟,但是一切都那么艱難,每一步都得克服: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鞋套,戴著護目鏡還有手套,整個人笨拙了許多。除了行走不便,護目鏡有水氣視線會變得模糊,工作比平時費時費力,戴著手套增加了穿刺的難度,但當每一針穿刺成功后,內(nèi)心就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因為是隔離病房,無陪護,相比普通病房工作量要大得多,李晴和伙伴們不僅要擔負護理治療工作,還要擔負著每天三遍的消毒病房、各種儀器,發(fā)放病人的飯菜,以及不能自理病人的生活護理及心理護理。
“有些病人怕麻煩我們,有些要求不愿意跟我們提,所以要求我們護理人員平時要細心觀察,多與病人溝通交流,盡可能幫他們多做些。”熱水壺空了,李晴主動幫他們打熱水,有個別病情較重臥床的患者,她主動幫病人喂飯、清理便盆……
李晴是外賣員,為無人照料的患者送來生活物品;她是配餐員,把飯菜發(fā)到病人手中; 她是護理員,幫病人喂飯,翻身拍背,清理大小便;她是保潔員,處理垃圾、消毒病區(qū);她還是心理護理人員,開導患者給他們加油鼓勁,助他們重拾生命希望。
李晴說:“雖然很苦很累,但看到患者懂你的付出,珍惜你的付出,就覺得再累也是值得的。”
徐州導醫(y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