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精神頻道:城市生活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系,在醫學研究中已有人涉足。根據荷蘭阿爾金精神健康研究所2010年的研究,城市居民患焦慮癥和情緒性錯亂的比例較村鎮居民分別高出21%和39%。另一項研究表明,城市居民得精神分裂癥的可能性,比村鎮居民要高出一倍。
關于城市居民的精神狀態,德國社會學家格奧爾格-齊美爾在《大都市與精神生活》中是這么評說的:“都市人的個性所賴以建立的心理基礎,就是連綿不斷且迅速變化的外部與內部刺激所導致的精神生活的緊張。”一百多年后,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科學家們用實驗為齊美爾的這個說法提供了佐證。
根據海德堡大學的研究,相較于村鎮居民,城市居民更容易對壓力刺激產生負面情緒,而且緊張程度與所在城市的大小,以及測試者在城市生活的年數成正比。德國的研究者們將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了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中。
如果說之前的這些研究僅僅是揭示了城市生活與精神疾病相關聯的現象,那么海德堡大學的這項研究則是用量化的方式發現了人腦中受壓力刺激的區域,更直接地找到了因果關系,為將來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并且,研究還發現,在來自大都市的測試對象中,其所在都市的人數越多,在都市里生活得時間越久,他的負面反應就越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