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心理頻道:徐州精神病院(南湖醫院)崔兆元介紹一個案例。近日遇到這樣一位來訪者,男性,31歲,工人,由于他工作“失誤”,給單位造成了巨大損失,單位為了弄清他是不是故意的,和他的父母帶著他一起來到心理咨詢室。經過了解得知,他孤僻、內向,話不多,工作一貫松松垮垮、磨磨蹭蹭,沒有上進心,沒有積極性,好像什么事都不順心似的。半年前,因為工作拖拉,班長批評了他。他雖然不太服氣,但也沒說什么。只是從那以后,經他加工的產品幾乎沒有合格的,而且越是批評他,他出的問題越多。按他的智商和能力,明明可以做好的事,就是做不好,還強詞奪理地給自己找很多客觀理由,不承認自己是故意的。父母介紹說,他從小就是這樣,性格很怪,與他溝通很困難。但他從不與人大吵大鬧,也看不出有什么別的問題。
徐州精神病院(南湖醫院)崔兆元介紹,該來訪者的表現就是一種典型的心理障礙,這種一貫的行為表現如果出現在18歲以前的兒童、青少年身上就是品行障礙,出現在成年人身上就是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被精神病學家稱為“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1.當別人要求他做某種他不愿做的事時,內心極易生氣,但又不直截了當地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
2.故意延誤、耽擱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尤其是令他不快的人希望他能按期完成的任務。
3.對確實不想干、又無力推脫的事,則有意消極怠工或干得很差。
4.經常在內心批評或斷言他人的要求不合理,看不起或蔑視處于權威地位的人。
5.常常由于不干或干不好自己應干的那部分工作,影響了整個集體的利益,或妨礙了集體、別人的工作,以此暗示別人自己是集體中很重要的一分子。
6.回避責任,聲明自己已經盡力了,或強調別的客觀原因。
7.這種人多數性格內向、孤僻、膽小,心胸狹窄,好記仇,不善人際交往。
徐州精神病院(南湖醫院)崔兆元說,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點簡單地講就是:用消極的、惡劣的、隱蔽的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以此來“攻擊”令他不滿意的人或事。從上述被動-攻擊的種種行為表現中,可以看出患者有很多心理問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患者不能用恰當的、有益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盡管他們知道該如何與別人溝通,但是卻極不愿意去做。明明有很多不滿和怨恨的情緒,卻又不愿坦坦蕩蕩、大大方方地表達出來,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將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獲得某些心理平衡。這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如不及時糾正,將會嚴重地害人、害己、害集體。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它,并及早預防、干預、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