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心理頻道:治療癔癥型夢游癥時,必須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同時進行。應該去除不良的精神因素,消除焦慮、恐懼和緊張的情緒,改善其環境,使之注意勞逸結合和體育鍛煉;同時,根據其不同年齡輔以適當劑量的鎮靜安眠藥物,如安定、眠爾通、利眠寧等。據報道,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于臨睡前口服丙咪嗪,也有較好的效果。在夢游剛發作時,及時喚醒他,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關于癔癥型夢游原因的兩種理論分析
1 催眠理論
最初邁斯麥創立催眠術時,他就發現被催眠者往往會出現癔癥型夢游癥狀。根據現代催眠態的分類標準,夢游狀態是催眠可導致的最深狀態。如果催眠師將被催眠者誘導入夢游狀態后,命令他做一些日常事務,被催眠者可以完成得很好。催眠的原理是在大腦中樞根據言語暗示產生一個興奮中心,同時抑制其他部位的活動。夢游也是一樣,大腦中樞有一部分興奮起來,而其他部分則還在睡眠之中。
2 精神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夢游是一種潛意識壓抑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發作的表現。確實,夢游患者總有一些痛苦的經歷。事實上,用精神分析的理論可以很直觀地解釋夢游癥:當本我力量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它們沖破了值勤的自我的警戒。面對來勢洶涌的本我力量,值勤的自我只可逃避不管,有個別值勤的自我還被抓來作助手,因為人的言行都是自我的職責。
二)兒童癔癥型夢游癥的防治
夢游癥以兒童多見,發生率在1-6%,以5-6歲為高峰,原因目前認為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一是悲傷或心理刺激過度;二是家庭不能給兒童足夠的關心和溫暖;三是與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夢游可能出現一定的危險,并可能引起別人的不安,影響到當事人的心身健康,必須進行預防和治療。
首先,兒童易出現夢游不必過于驚恐,絕大部分隨著年齡的增大,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會自愈。如果一周出現3次以上,病情會進一步延續到成年。
其次,家庭要給予他們一個溫暖安全的生活環境,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家中要做必要的安全防范,如門窗加鎖、房內不生火、不放危險物品。在夢游期間,一般不主張喚醒他,以免出現過分的反應。
第三,安定類藥物對該病有效,同時配合神經營養劑。
徐州市東方醫院心理專家王曙光提醒您:發現疾病問題要及時到正規專業醫院,找專業精神科醫生治療,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造成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