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心理頻道:現在有許多的人在節假日過后,都不是很想上班,有的甚至會有“上班恐懼癥”的情形發生,那么具體上班恐懼癥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有沒有什么比較好的預防方式呢?下面跟隨徐州市東方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馬世民一起來了解下吧。
癥狀一:狂歡誘發“上班恐懼癥”
“想在假日里把平時的壓力都松懈了,沒想到過了頭。”專家提醒,這是很多年輕人容易犯的問題。要注意別玩到上班前一天才來收拾心情,要提前一兩天就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差不多上班了,把生物鐘調回到原來的狀態,以免到了上班時身心疲勞,工作效率下降。
癥狀二:游出的“水土不服”
這是人的體內與外界菌群失調造成的。馬主任解釋說,一個人在某地長期生活后,他的機體內環境與生活外環境產生了一種動態平衡,這種平衡在其到達另外的地方、特別是很遠的地方后,隨著食物、水質、土壤、空氣、生活習慣、心理思想等諸因素的變化而被打破,身體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癥狀。“水土不服”不是病,是機體自我調節和適應的生理變化。癥狀輕微的往往在穩定下來生活一段時間后,不經治療而慢慢自行消失。
癥狀三:購出“心慌氣悶”
馬主任解釋說,節日常見的“購物綜合征”。它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購物者受到環境的污染以及心理壓力過大。噪聲、環境污染使人血壓升高,懸浮顆粒物刺激著皮膚、呼吸道及結膜;而心理反應的疊加和累積,增加了購物者的緊張、倦怠、焦慮和不安。
馬主任認為,所謂的“假日后綜合癥”在醫學上并不是一個嚴謹的提法。人們在長假中生活安排不科學,生活節奏不適當,導致節假后體能下降和情緒緊張,進而出現疲乏,焦慮等癥狀,一般人經過一周的自覺調整,就可以恢復正常,不需要就醫。但也有一些人在假日后會有嚴重的情緒反應。如果就醫不及時,就會導致焦慮癥等神經官能癥的惡果。
當然,真得了“長假后綜合癥”也不用慌,專家開出的自我治療處方是:
首先,克服懶惰和恐懼盡快將自己的心理轉到積極的狀態中來。
其次,應該盡量擴大自己的社交范圍,多與人交往,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些,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
第三,盡快恢復自己正常的作息時間也極為重要。應該早睡早起,注意飲食,多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喝酒。如果自我調控效果不好,就上醫院去尋求醫生的幫助。
徐州心理、精神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