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東方醫院/心理頻道:72歲的渠老曾經是我市某中學一名優秀教師,平時待人和藹可親、溫文爾雅,有濃厚的儒者氣息。退休后,他把很多精力都用于打理家庭,與愛人和子女的關系非常和睦,是大家眼中的“模范丈夫”。
由于渠老思維敏捷,也會理財,所以婚后的家庭財產一直由他管理,從去年3月開始,家人發現他連續幾次忘交水電費等,還堅持說自己付過了。妻子不得不讓兒子幫忙補交水電費。
從這時候開始,渠老漸漸變得易發脾氣,為小事而大動肝火、多疑,常常到處放物藏錢,還抱怨兒女偷其錢與物品。后來找到時,他卻堅持認為是偷了之后又放回來的。看見老伴與男的講話交往,就認為兩人是不正常男女關系,與老伴吵鬧,甚至動手打了她。
隨著時間推移,他的表現越來越糟糕,多次做飯忘開電源、忘關水龍頭、燒壞鍋底;他平時講話的速度減慢,且斷斷續續,好像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雖然如此,老人還是喜歡和家人及朋友在一起,空閑時看電視、打牌(盡管總是他輸)。
有一天他從超市出來,迷路了,最終是由警察送回了家。
家人認為渠老表現出來的這些問題已經不僅僅是“老糊涂了”,而且他的性情大變,讓家人都產生了一些怨氣,而且大家坐下來分析時,認為渠老現在的情況已經不適宜放任其在家中繼續惡化下去,因此,兒女在商議后做通了母親的思想工作,一起陪著渠老去了醫院。
診療過程:確診阿爾茨海默病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老年一科、老年癡呆診療中心的王曙光主任接診時發現,老人配合檢查,語速較慢,詞語簡短,堅持認為自己“很健康”,否認有精神疾病史,承認易忘事,但堅持認為兒女經常偷他的錢物,老伴勾引男人,“家丑不能外揚”。早年的工作經歷回答較正確,剛發生的事情卻記錯。早餐吃的牛奶面包說成吃的包子稀飯,簡單的加減法出現連續計算困難。喜歡表揚,否則不高興,發脾氣,且表現進行性加重。未發現神經科定位體征,心肺功能正常。經過仔細詢問檢查后,渠老被明確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伴精神行為障礙。
病癥解析:占老年期癡呆患者約三分之二
阿爾茨海默病即我們常講的“老年性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占老年期癡呆患者的2/3。癡呆是指非譫妄狀態時,慢性記憶下降伴有語言障礙,失用(肢體活動正常,但不能操作使用東西),失認(感覺功能正常,但不能認識辨別物體)和其他認知執行功能損害,并導致社會功能明顯下降。
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診斷主要依據隱形起病,漸進性發展,具備記憶障礙以及至少一項認知執行障礙,早期出現人格、情緒及精神行為的改變,社會功能逐漸喪失。近些年腦脊液化驗(Ap42、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結構腦磁共振成像( MRi)、氟脫氧葡萄糖-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 FDG-PET)、PET AB顯像、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 SPECT)等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提高了阿爾茨海默病診斷的準確性。而確診仍以病理檢查為黃金標準。
治療方法:多見于70歲以上老人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于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癥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比3)。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
該病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目前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余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
常見誤區:“老糊涂了”無需在意?
1、老年性癡呆就是老糊涂了,無需在意?
阿爾茨海默病在65歲以上老年人群中發病率為5%.85歲以上即可達20-40%,全球約有990萬例新發癡呆患者將被診斷——每3秒鐘就有1例。到2050年,全球患有老年癡呆的人數將從目前的4600萬人增加至1.315億人。癡呆已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家庭負擔。毫無疑問,已是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最大的全球公共健康和社會保健的難題。為癡呆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是政府和社會的當務之急。
2、阿爾茨海默病無法預防?
雖然阿爾茨海默病危險因素是無法改變的(如年齡、性別和基因型),但近年一些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已經證實了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血管性危險因素(高血壓、吸煙、糖尿病、心房顫動和肥胖)和頭部外傷。因此目前國內外多數試驗證實使用降壓藥、非甾體類抗炎藥、他汀類藥物、激素替代治療、高等教育、節食、鍛煉及參與社會益智活動是有益的。還有一項研究結果的指向最為明確——治療高血壓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預防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在內的各種癡呆。
醫生支招:患了阿爾茨海默病怎么辦?
1、及時就診。準確發現并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然后采取適當的方式及時向患者及其他人溝通診斷結果,加強患者的保護措施。仔細評價有無伴隨疾病,依據患者的情況,積極參加社會服務、智力刺激、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對話和語言交流。并針對阿爾茨海默病危險因素干預治療。
2、目前已形成早發現、早干預、早獲益的專家共識。由于A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未明,治療尚無特效療法,以對癥治療為主。包括藥物治療改善認知功能及記憶障礙;對癥治療改善精神癥狀;良好的護理延緩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為目的的治療原則。
3、改善認知功能及記憶障礙的治療主要有一線治療藥物: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 ChEI)及美金剛。
4、精神行為異常癥狀的處理。首先要在有經驗的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尋找精神行為異常癥狀的病因,予非藥物治療。如是否有生活、環境及軀體的不適,糾正其潛在的病因,采取非藥物管理。對阿爾茨海默病伴發的抑郁、焦慮癥狀可用選擇性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SSRls)而不是三環類抗抑郁藥治療。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益智治療或非藥物管理無效的中重度激惹癥狀、幻覺妄想等癥狀,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控制,但其不良反應大,與傳統抗精神病藥比較,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不良反應較少。注意一定要及時定期就醫檢查。
特別提醒:
臨床反應來看,安定藥可能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焦慮癥狀有一定作用。但醫生們普遍認為,安定藥比抗精神病藥有更多的不良反應和更少的益處,更適宜偶爾用于有些激惹或焦慮較突出的患者。而應用情感穩定劑可對激惹、攻擊精神癥狀有幫助。
專家介紹:王曙光,副主任醫師,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老年癡呆診療中心、老年一科主任。神經精神疾病學組委員,徐州市醫學會急診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本科學歷。工作30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診治各種神經疾病,尤其阿爾茨海默病、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癲癇等。特別對老年科疑難雜癥年期癡呆、焦慮、睡眠障礙有較深的造詣于目前我國人口加速老齡化,老年期焦慮抑郁等神經心理疾病、癡呆及其精神障礙病率日益增多,更是博采國內外學術專長,做出了應有的努力。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周五
徐州心理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