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25年前,他還是剛走出校園的青澀小伙;25年后,他已經成為醫院中堅力量、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在賈汪區人民醫院心內科,徐文生奮戰在工作一線初心不悔,秉承仁心仁術救治無數病患。他那治愈系的笑容里,飽含對病人的溫暖深情,也蘊藏著內心堅定信念——用心治心,給病人帶來“心”的希望。
時刻待命,25年來駐守救治一線
1991年,23歲的徐文生從徐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進入賈汪區人民醫院心內科。這一干就是25年。
打從上班第一天起,徐文生就已經將“上班、下班”、“工作日、休息日”之類的時間概念拋之腦后。不管刮風下雨,也不論春夏秋冬,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隨時投入救治工作。25年來,醫院早已成了他的另一個家,而門診、病房、手術室的三點一線則如實記錄了他的日常軌跡。
“治病就是使命,病情就是命令”,在徐文生的心里,沒有什么比醫者大愛更重要,沒有什么比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更急迫。有年元旦,徐文生好不容易能休一天假,可快到中午的時候,科室突然來了電話,說是有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緊急放支架。鮮有假期的徐文生,接到通知后沒有一絲猶豫,立刻返回醫院主持手術。
一個多小時過后,手術完畢。徐文生還沒來及喝口水緩口氣,這邊又送來了另一名手術患者。接下來的十幾個小時里,徐文生始終奮戰在手術室里,因為當日該院連續收治了4名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都需支架手術治療。安排最后一名患者轉入病房后,徐文生顧不上休息,又跑到重癥監護室查看病人情況。當他終于抬眼望向窗外時,外面已是夜涼如水,靜謐無聲。
每天24小時,時時在崗;每周7天,天天奉獻。徐文生就以這樣的節奏,連軸轉了25年。
努力磨劍,以高新技術克制病魔
“與病魔搏斗,技術就是我的武器。”從事醫療、科研和教學工作數十年來,徐文生十分重視醫技醫術的提升,傾注心血磨礪劍鋒。
無數個夜晚,他在燈下認真閱讀國內外先進的醫療學術文獻,潛心研究心血管方面的常見病、多發病,并結合自身實踐,先后撰寫筆記十余萬字,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等平臺發表學術論文近十篇。
他的課題《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與冠脈介入(PCI)治療對患者遠期生存率影響的對比研究》被評定為徐州市級科研項目并成功通過徐州市科技局組織的專家驗收及科技成果鑒定,該成果結合基層醫院的特點,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臨床治療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發病3小時內患者盡早進行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使一大批無條件進行PCI的弱勢人群獲益,明顯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率并改善了預后。
2013年,徐文生被衛生部選派至山東大學附屬齊魯醫院冠脈介入培訓基地學習。1年來,他虛心求教,勤學苦練冠脈介入診療手術,在導師指導下,更是積累了近800例的心臟介入手術經驗,這為他日后冠脈介入技術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手術中,過量的放射線輻射常常使他頭痛、乏力,惡心、食欲下降,但是他心中始終堅守著一個信念:“再苦再難也要盡快地掌握該項技術以造福賈汪地區的廣大冠心病患者,填補本地區此項技術的空白”。
2014年,他以高分通過衛生部冠脈介入診療資質考試。隨后,他帶領科室在全區率先引進并成功開展急診及擇期冠狀動脈造影及支架置人術,一年300余例冠脈介入診療手術全獲成功,使醫院冠心病診斷正確率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成功率大幅提高,走在了全市縣區冠心病診療技術的領跑行列。2014年,賈汪區人民醫院心內科門急診病人同比增長28.11%,住院病人增長29.66%,業務收入增長45%,專項醫療承載能力和醫療服務水平均開創了歷史新起點。
對戰死神,全力縮短救治時間
據了解,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約30分鐘左右開始壞死,6-8小時左右完全壞死,在這期間越早打開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為了挽救每一個病人,徐文生是經常與時間賽跑、拼力與死神對戰。
去年冬天的一個深夜,戶外大雪紛飛,熟睡中的他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驚醒:急診室來了一名高齡急性廣泛心肌梗死的患者,生命體征很不穩定,救治難度極大。徐文生憑借著豐富的救洽經驗和對挽救生命的無限執著,立刻組織進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臨時心臟起搏器置入——橈動脈置管——冠脈造影——球囊擴張——支架置入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整個救治過程驚心動魄又一氣呵成,患者的心臟重新譜寫出動人旋律。
為了在與死神“搶跑”中占得先機,徐文生聯合科內骨干,成立了“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搶救小組”,建立5年以來,已對200多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了成功救助,200多條危急生命被再次賦予新生。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