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如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誘發腦卒中、心衰等嚴重疾病。那么,疫情居家期間,房顫患者應該注意什么,如何有效降低發病風險呢?對此,徐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世杰給出了建議。
每天摸摸脈搏,重視自我監護
“每天摸一摸、數一數自己的脈搏,數數看一分鐘脈搏有多少次,脈搏節律是否整齊。如果摸到脈搏絕對不整齊,多半是房顫 。如果既往診斷已經明確,再發現自己脈搏絕對不整齊,應該就是房顫發作了。”李世杰稱,如果患者既往從沒有明確診斷過房顫,但近期心慌、胸悶等癥狀發作頻繁,或是發作時明顯感覺有頭暈、胸痛或其他更嚴重的不適,則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進一步明確診斷,由醫生評估病情后確定治療方案。
居家建議用新型口服抗凝劑
據了解,對于未進行手術的房顫病人,醫生通常會開具兩類藥物:抗凝藥和抗心律失常藥物。其中抗凝治療尤為重要,是預防房顫患者腦中風的有效措施;如果抗凝治療不規律或是中斷了,有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
李世杰指出,臨床上常用的口服抗凝藥有兩大類:華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藥(利伐沙班、 達比加群酯等)。由于華法林的使用需要嚴格把控劑量,且需要定期監測國際化標準值,因此,建議居家期間有條件的患者可以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劑。
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藥物有倍他樂克、普羅帕酮、胺碘酮、索他洛爾等。專家強調,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用藥,并要注意定期監測血壓、心率。若反復出現乏力、頭暈等狀況,或者發生意外摔倒等突發情況,一定要立即到醫院就診,就診途中要做好防護。
不要自行停用抗凝藥物
“疫情期間出門買藥不太方便,我能不能減少用藥劑量呀?”面對患者的在線提問,李世杰明確回答“不可以”。他表示,如果已經開始規律地服用上述的口服抗凝藥,那么,在居家期間千萬不要自行停用抗凝藥物。如果發生漏服抗凝藥物,請對照以下建議及時補服:
1、華法林:發生漏服時,未超過 4 個小時的可及時補服,超過 4 個小時不用補服,第 2 天繼續當前劑量服藥,勿加倍用藥。
2、利伐沙班:發生漏服時,若距離下次給藥時間大于 12 小時,則補服漏服的劑量,若距離下次給藥時間不足 12 小時則不用補服,第 2 天繼續當前劑量服用,勿加倍用藥。
3、達比加群:發生漏服時,若距離下次給藥時間大于 6 小時,則補服漏服的劑量。若不足 6 小時則不用補服,下次給藥時繼續當前的劑量服用,勿加倍用藥。
術后患者做好自我管理
“已經接受過手術治療的房顫患者,也不要放松警惕,日常應規律服藥、做好自我管理和病情隨訪。”李世杰指出,房顫消融術后3個月內的患者,如果沒有特殊不適,可按照出院時的醫囑繼續用藥治療。3個月左右時,前往醫院進行復診,特殊時期可根據情況推遲復診時間。“患者如果感到有短陣心慌發作,不用太擔心。這是因為,部分患者在消融術后、心臟損傷組織修復的過程中(一般在術后3個月內)會有不穩定情況,多數短陣發作。如果持續發作或者發作頻繁癥狀明顯,一定要及時聯系手術醫生,必要時前往醫院就診,及時調整藥物。”
如果接受的是單純左心耳封堵術治療,患者術后抗凝治療45天后需要復查食道超聲。此期間患者如果需要居家隔離,或者不便前往醫院,若沒有出血等問題,可改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療。6個月之后,遵醫囑調整用藥。
對于“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一站式手術”后的患者,抗凝治療需要維持3個月。如果沒有不適癥狀,也沒有出血問題,可以適當延長抗凝治療至6個月。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