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早產的寶寶由于脂肪酶不足,對脂溶性維生素吸收較差,因此自出生后第10天起應服濃縮維生素ad,每月2次,每次1滴。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劉松林主任解釋,早產的嬰兒常在出生后2—3月時鐵儲存即耗竭,并由于在嬰兒期生長速度比足月兒快,對鈣的需求量也比正常嬰兒多,因此早產兒和低體重兒較易發生鐵缺乏和鈣缺乏,從而導致缺鐵性貧血和侗侯病。應當早期給予鐵制劑和鈣。但補充鐵制劑不要太早,因為早產兒缺乏維生素e,若過早供給鐵制劑,有破壞紅細腦的可能,出生后10天起每日補充維生素e15毫克,出生2星期后,血清中葉酸濃度常低于足月嬰兒,應每b補充葉酸50微克。
1—2歲以后,其生長發育狀況基本上與足月嬰兒相似,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也與正常嬰幼幼兒沒什么區別了。
早產兒日常保健有哪些要點
所以,早產寶寶在0至1歲之內必須加強營養,積極防病,細心耐心地護理如下:
1)保溫。室溫在24℃~26℃,濕度在55%~65%,室內放一個可蒸發的水盆,空氣干凈清新。衣被要求軟、暖、輕,在小包被外兩側放熱水袋,對早產兒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和移動。每4~6小時測體溫一次,保持體溫恒定在36℃~37℃。當早產兒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難時給予吸氧。另外,早產兒的體位取平臥位,不用枕頭。
2)各種維生素的補充。由于早產兒生長快,又儲備不足,維生素A、B、C、E、K、鈣、鎂、鋅、銅、鐵等也都應分別在生后一周至兩周開始補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種人體必需的元素,蛋白質、脂肪酸、抗體的含量都高,正好適合快速生長的早產兒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則采用早產兒乳粉。
3)預防感染。早產兒室避免或不讓閑雜人員入內。接觸早產兒前任何人(母親和醫護人員)須洗凈手。接觸孩子時,大人的手應是暖和的,不要隨意親吻、觸摸。早產兒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凈,桌面床面保持整潔。母親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瀉則務必勤洗手,或調換人員進行護理。
劉松林主任建議,如果能力許可,父母在早產兒一歲以內時,最好能每一個月到醫院兒科保健門診去檢查一次,兩歲以后可以兩到三個月去檢查一次,以得到兒科醫生的指導。
徐州婦幼保健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