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胎記
紅色胎記常常可以在新生寶寶的前額部分或者頸背部看到,有的會凸起在皮膚之外,一般它沒有什么危險,但是有一種稱為面部血管痣的紅色胎記卻可以導致腦膜血管瘤。有這種病變的寶寶也往往會產生智力障礙,大約25%有這種現象的寶寶會得青光眼。
需要特別注意:
海綿狀血管瘤
常見于頭面部皮膚,可累及口腔粘膜或骨、肝等。皮膚海綿狀血管瘤表現為皮下質軟腫塊,按壓時如海綿一般,一般持續存在并有不斷增大的傾向,須盡早手術治療。
葡萄酒斑
葡萄酒斑是寶寶在胚胎期,由于部分血管畸形發育所造成的,新生寶寶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三。多見于臉部,常常出現在半邊臉,通常在出生時就已存在,不會突出皮膚表面,只在皮膚呈現出淡淡的粉紅色,有時顏色很淡以至于不易察覺,有時候只有在寶寶哭的時候才看得到。病變范圍隨寶寶生長而擴大,不會自行消退。有些寶寶會并發全身性異常如青光眼等。葡萄酒斑雖然在寶寶期影響不大,但隨著年齡增大會愈來愈難看,且不會自己消退,建議還是早作治療,可采用激光治療。
黑色胎記
有的寶寶身上會有大量的黑斑花紋,可能會發生抽風、智力障礙、癲癇,而且女寶寶的發病率明顯高于男寶寶。
需要特別注意:
會長毛的先天性色痣
毛痣是寶寶出生時即已存在的黑痣,大小不一,大則可侵犯整個背部、頸部或整個肢體。小的直徑通常在0.6~2cm范圍,大多呈深暗色且會有黑色粗毛。這類痣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增大,且有一定的惡變傾向。若痣的數目不多、面積不大,可以采用分期切除以達良好的美容效果。但若數目過多或痣的范圍較大造成不能手術切除時,需定期去醫院檢查。
太田痣
太田痣是一種真皮層黑色素增多的疾病,多為藍色、褐色、黑色或混合色,分布在面部的單側,偶有雙側發生的,可能會波及到眼結膜、鞏膜,部分寶寶的太田痣有緩慢增大的傾向。太田痣無遺傳傾向,一般不惡變,但一旦發生,終生不退,嚴重影響寶寶美觀。治療可在太田痣皮疹穩定后采用Q開關激光治療,該方法通過選擇性光熱作用破壞黑色素細胞,治療結果較理想,成功率較高,副作用也相對較小。
色素痣
色素痣是由含黑色素的痣細胞所構成的皮膚良性腫瘤。好發于面、頸等部位,多數在嬰幼寶寶期就出現。大多數色素痣生長緩慢,或持續多年沒有變化,但一旦存在,就很少會自然消退。大多為點狀小痣,很少成片出現。色素痣多為良性,爸爸媽媽不比過分擔心。但極少數卻可以惡變為惡性黑色素瘤,對于位于寶寶生殖器部位的色素痣或可疑惡變時,應及早作手術切除治療。
青藍色胎記
藍色胎記比較常見,大多分布在寶寶的背、腰、臀部,這些藍色胎記有時面積較大,有時數量較多,但是爸爸媽媽都不用擔心,因為這樣的胎記和神經疾病無關,而且它們往往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逐漸消退。
溫馨提示:
身上有胎記的寶寶應多食黃豆、蘑菇五谷雜糧等食物,少食酒類、羊肉、牛肉及海鮮等食品,同時不要經常去摩擦、刺激、抓撓胎記,以免造成皮膚表面的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