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兒科頻道:一些前來門診看兒童肥胖的家長,會有一樣的困惑:自己明明是科學喂養的,為什么孩子還是會肥胖呢?
排除病理性肥胖,在就診的95%以上的幼兒中,都是單純性肥胖,后天環境因素是其發生的重要原因。而在這后天因素中,所謂的“科學喂養”是主要原因。
問題1:不吃垃圾食品,魚、肉過量吃。很多家長都知道油炸食品、洋快餐會導致孩子肥胖,這類垃圾食品早已上了黑名單。但是,一些家長看來健康營養的食物,如魚蝦蟹、牛肉、雞肉等,如果不設限地給孩子吃,同樣會導致肥胖。
問題2:不喝可樂,卻把乳酸類飲料和純果汁當水喝。很多家長會限制孩子喝可樂、碳酸飲料,但不限制孩子喝牛奶、純果汁飲料,或是乳酸類飲料,因為他們覺得這類飲品營養價值高,可以助孩子長身體。但這類飲品的熱量都頗高,比如喝1瓶450毫升的鮮橙果汁,每一百毫升就會產生186千焦的能量,按熱量值換算,喝1瓶相當于吃了50克米飯。如果不控制孩子每天的飲用量,同樣會導致發胖。
問題3:大米飯、面食等精細食物吃過量。有些家長讓孩子吃飯時,總是喜歡把飯盛得很滿,還會要求孩子“再多吃一口”。對這些淀粉類食物的攝入量不進行控制,孩子也會發胖。此外,現在人們食用的精細食物多,粗糧少,纖維素含量低的食物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也更易使人產生饑餓感,會使人吃得過多。
預防“小胖墩”有三個方法
1.分餐盤,均衡飲食。每天攝取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要控制攝入量,不要無節制地吃。孩子添加輔食后,2周歲之前,父母要給孩子單獨做飯,控制攝入量。而等孩子過了2周歲之后,雖然和父母可以吃同樣的食物,但父母也應該給孩子準備一個多格餐盤,這樣既可以保證食物多樣化,又可以有效控制孩子的食物攝入量。
2.培養孩子運動愛好。可以讓孩子進行游泳、慢跑、跳繩等運動。如果孩子沒有喜愛的運動項目,那么家長也要想辦法制造機會讓孩子“運動”起來。比如不坐電梯,一般爬樓梯20分鐘消耗的運動量相當于慢跑1小時;也可以吃完飯帶孩子散步等。
3.讓孩子做家務。大部分肥胖孩子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懶。
很多家長寵愛孩子,喜歡大包大攬,諸如洗澡、穿衣、系鞋帶等小事,全由父母代勞。久而久之,吃得多動得少就會發胖。一旦孩子發胖后,動作變得遲緩后就更不愿意動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父母一定要多給孩子機會做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動起來。
推薦專家:徐州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薛穎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