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男人認為,患了勃起功能障礙(ED)就不再是真正的男人了,他們像躲避瘟疫一樣想方設法避免它。他們吃各種所謂補藥、壯陽藥,但服用后效果如何呢?臨床觀察發現,服用了"補腎壯陽"保健品的ED患者,其有效率不足20%。有關專家認為,盲目濫補,不但起不到壯陽作用,反而可能越補越虛,使ED癥狀更加嚴重,可謂雪上加霜。
專家指出,造成ED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健康的心理精神、生理狀況以及生活方式都可導致ED,且絕大多數會有ED早期表現。由于其特殊的預警作用,ED被專家稱為"男性健康問題的交叉點"。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來自工作、家庭、經濟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些壓力對男性尤甚,許多人由此而心理失衡,造成精神焦慮、抑郁。
研究人員發現,抑郁能導致ED,當焦慮和抑郁同時存在時,ED就更容易發生。
醫學專家同時指出,ED只有少數是由于心理疾病造成的,多數患者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任何影響血管或人體正常血液流通的疾病,都可導致勃起功能的減退。調查數據表明,由于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發病率呈上升趨勢,ED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如在糖尿病患者中,約有50%的患者并發ED。這是由于糖尿病可使自主神經發生病變,從而導致ED的發生。心臟病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心臟病病人患ED的幾率為39%,甚至在40歲的男性中,2/3的心臟病病人患有中度勃起功能障礙。
實驗還證明,一些藥物如激素類、利尿藥、降壓藥、抗精神病藥物也有致使勃起功能減退的作用。除此之外,生殖器官本身的病癥,如陰莖先天畸形等或神經系統的疾病(如周圍神經病變、癱瘓等),也可造成ED的發生。
最值得注意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ED的誘因之一,如不規律的生活狀態、不科學的營養攝入、睡眠不足及對煙、酒、咖啡、可樂、茶等刺激物的嗜好等等,都會干擾性沖動刺激反射傳遞途徑,抑制勃起。
由此可見,發生性欲減退或勃起功能障礙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已超出了局部的意義,而與人體的身心健康狀況密切相關。關注ED,不僅僅意味著關注"性",更關系到一個人的生命質量、一個家庭的美滿幸福和一個社會群體的素質。
在醫院,如果你留意,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婦科診室外,前來就醫的女性神態自若地坐在診室外的長椅上等待就診,而在掛著男科牌子的診室外,卻常常是門前冷落。即便有患者,往往也是步履匆匆,神色慌張。同樣是來醫院看病為何有截然不同的心態呢?
這就要從人們對病種的看法說起。人們普遍認為,婦女患婦科病是不奇怪的,來婦科診治也是正常現象,而男性去男科看病,問題就不那么簡單了,那一定是得了見不得人的病或是有了"毛病"。所謂"毛病"常常是指ED(勃起功能障礙)。李先生患的病恰恰是后者,通情達理的妻子鼓勵他來看病,可他每次來到診室門外,心里就發虛,生怕被熟人撞見,更怕醫生問這問那,所以來了幾次都沒有勇氣跨進診室的門。像李先生這樣想求醫生幫助,卻又缺乏勇氣的患者不乏其人
男性健康的警訊
摘要:
延伸閱讀
- ?Z一籃小貓測你的性能力 11-24
- ?Z性成熟程度測試(女) 11-24
- ?Z性成熟程度測試(男) 11-24
- ?Z徐州男科:性測試-你是否性壓抑 11-24
- ?Z與性伴侶是否有很好的溝通? 11-24
- ?Z與他性生活溝通良好嗎?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