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六人行》中瑞秋當媽媽后,那讓人羞憤交加的煩惱嗎?有人把這種成人說不出口的尿失禁叫做“社交癌癥”,它不像癌癥那樣危及生命但總讓我們在光鮮體面的公眾場合暗自尷尬,社交女郎的POWER不知要被它奪走多少!
雖然已經年過三十,但是Meggie還保留著相當的童心。她的車上掛著“炸醬面妹妹”,便當盒是西瓜太郎牌的,她用能買一只蒂凡尼的錢買了五彩繽紛幾十只斯沃琪,就是有一種童心她接受不了——
老公說:“難不成你要用‘尿不濕’了?”
事情是從“下邊”開始的。這半年來,Meggie的小便好像越來越不受她控制了。大笑、用力咳嗽、蹲下撿東西……只要是爆發性的小動作,都會有小便漏出來。有時是一兩滴,有時更多。
Meggie認為:想要沒的漏,只能讓小便少一些。于是乎,不敢喝“8杯水”了,她故意讓自己渴著。到外面參加各種活動,她一到現場,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洗手間在哪兒?還是在家或辦公室待著比較安全,出門就很麻煩,要考慮一路上哪里能上廁所,還要多帶幾個衛生護墊。
你的“門”沒關嚴!
想像一下,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道控制小便的“閥門”,當骨盆底肌肉松弛無力時,“閥門”對尿道的控制力就會減弱,如果遇上腹腔壓力陡然增大的姿勢,比如大笑、打噴嚏、加速疾走、提重物,就會不由自主地“漏尿”。鑒于它與腹腔壓力之間的聯系,醫生稱之為“壓力性尿失禁”,當然這“壓力”和我們平日在職場上驍勇善戰所擔負的壓力是兩回事了。
● 肥胖 我們痛恨脂肪,我們“瘦”起來沒夠,沒想到吧?這對于減少“漏尿”是有幫助的。過多的脂肪組織會削弱人體各部位肌肉的力量,骨盆底肌肉當然也不例外。不是建議你越瘦越好,但是不胖不瘦的適中體型對健康就是有益的。
● 妊娠 十月懷胎的女人總要承受很多委屈,我們又要加進去一條——妊娠過程對于產生“漏尿”現象有一定影響。因為在懷孕期間,我們那扇“控尿門”要長時間承受寶寶的體重;在分娩時又要承受各種“力”的考驗,期間如果出現產程延長、難產、產鉗助產等意外情況,產后“漏尿”的幾率又會成倍地增加。不過,我要給那些快做母親的年輕女性一點信心:妊娠對“控尿門”的破壞力并非是絕對的。美國某神學院調查了一群未生育的年輕女運動員,結果發現她們在進行訓練時“漏尿”的發生率也有25%,所以妊娠并不是惟一的“麻煩制造者”,而且大多數女性在產后隨著全身情況的復原,尿失禁也會慢慢好轉。在懷孕期間避免劇烈或持久地增加腹壓的活動,如有咳嗽、便秘、腹瀉都要積極治療;注意不憋尿;分娩時配合醫生正確用力;產后不要過于勞累,做家務時避免腹壓過強過久的姿勢;學習產后操,讓全身和骨盆底肌肉恢復張力——有這么多辦法能讓我們成為一個快樂的媽媽!
● 雌激素不足 這個令我們愛恨交加的雌激素!雖然它與“漏尿”之間的必然關聯尚在爭議之中,但是相當多的“漏尿”同胞確實存在著體內雌激素水平不足的狀況。在補充了雌激素后,尿道黏膜萎縮得以改善,尿道內的“水封”能力提高了。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漏尿”更容易發生在絕經后女性身上的原因吧。你可以試著和母親聊聊這個話題。
● 長期便秘 排便時經常需要憋住氣用大力,使腹腔壓力增高,“漏尿”隨之而來。
● 其他因素 包括有婦科手術史,有骨盆骨折等外傷史等。
頁次:[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