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資料顯示,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到目前為止,全國糖尿病患者總數約3000萬。有關專家指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發癥。患了糖尿病后,如果不加以治療或治療不當,并發癥就會悄悄地找上門來,糖尿病患者最終死于并發癥。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曾經對471位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慢性并發癥的比率為86.4%。令人遺憾的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由于治療過程中拒絕使用胰島素而過早出現了慢性并發癥。
使用胰島素有誤區
時下,在藥品市場中,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非常多,這確實給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但也讓一些患者走入誤區,他們認為既然有藥可吃,何必用胰島素,胰島素是給1型糖尿病病人準備的,更何況胰島素天天要注射,又疼又麻煩;還有的患者認為,一旦用上胰島素,病情會加重,而且會產生依賴,終身不能停用。為此,患者非常害怕使用胰島素,每當大夫建議患者使用時,他們都會找出各種理由來拒絕。張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患糖尿病已有5年,不久前的檢查結果表明,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大夫建議藥物加胰島素聯合治療,可張先生堅決不用胰島素,大夫無奈地搖搖頭。據不少內分泌科大夫反映,像張先生這樣拒絕胰島素治療的病人,每天門診都能碰上幾個。
不要再“鞭打病牛”
北京市糖尿病防治辦公室主任、北京同仁醫院袁申元教授認為,2型糖尿病患者早打胰島素可晚得并發癥,這是因為治療糖尿病的口服藥物大都促使β細胞盡力分泌胰島素。要知道,糖尿病是由于不同病因導致β細胞分泌胰島素不足,對于分泌胰島素能力已然下降的β細胞來說,再用藥物刺激它分泌胰島素,其結果是導致β細胞衰竭,使它僅存的一點分泌功能完全喪失。袁教授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就好像鞭打一頭病牛,讓它拼命勞作,結果就是病牛栽倒在地,永遠起不來了。
袁教授給記者出示了這樣兩份病歷記錄,第一份病歷:病人患糖尿病已有二十年,十四年前開始打胰島素,至今病情穩定,沒有并發癥;另外一個病歷:患者患病十年,五年前拒絕使用胰島素治療,現在已出現多種并發癥。
不過,病人產生誤區是有原由的,袁教授接著說,翻開現行的醫學院校的教科書你就會發現,在糖尿病治療原則中規定,注射胰島素只適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療。所以不少非專科醫生也還在依照書本上的治療原則對病人進行治療,并將已過時的治療方法與理念傳授給患者。袁教授指出,現在不少非內分泌科醫生治療欠規范,如不能準確地為糖尿病患者計算出胰島素使用量,令患者的血糖忽高忽低,使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治療失去信心。再有,由于目前開設糖尿病專科門診的醫院為數不多,病人多醫生少,醫生沒有多余的時間來說服病人使用胰島素治療,況且如果用量不當還會出現不良反應,如低血糖反應等,為此,一些醫生不愿擔風險,往往愿意采取藥物治療。
正確治療糾偏頗
那么,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都要使用胰島素呢?不是的。袁教授講,對于2型糖尿病初期的患者,要重視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必須強調,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當糖尿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只靠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已經不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時,就需要使用降糖藥物來降低血糖水平,預防和延緩糖尿病病情的發展。如果出現以下問題時就應毫不猶豫地使用胰島素了:
1、口服藥控制不佳。
2、出現糖尿病并發癥。
3、消瘦,體重在理想體重的90%以下。
4、合并感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