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項對北京、上海、濟南、哈爾濱的兒童及小學生肥胖調查顯示,兒童肥胖率、超重率分別為12.1%和11.95%,小學男、女生肥胖率分別為14.8%和9.3%,超重率分別為13.2%和11%。調查顯示,男生發生肥胖的危險性約為女生的1.5倍。調查還顯示,小學生肥胖率為13.6%,明顯高于學齡前兒童的10.7%和初中生10.2%的肥胖率。有關專家分析,兒童肥胖的原因與運動減少、不吃早餐、食用高脂、高熱量飲食(快餐)有關,我國兒童肥胖已達到流行水平,并成為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發生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最近,在北京第23屆國際兒科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科專家對兒科領域的疾病包括免疫、營養等問題進行了學術交流。其中來自日本愛媛大學醫學院的兒科主任、國際糖尿病聯盟兒童和青春期糖尿病顧問組執行官貴田嘉一教授指出,過去多發生于中年或老年人中的Ⅱ型糖尿病,如今在兒童或青春期的孩子們中也多有發生,特別是亞洲國家的孩子更為多見,日本及中國的兒童均有發生,最小的兒童發病年齡是5歲。
貴田嘉一教授說,糖尿病分為四型。其中Ⅰ型糖尿病,多發生于兒童或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胰島受到損害,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所致,需用胰島素治療,故也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多發生在成年人或老年人,由于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相對不足或胰島素抵抗所致,故也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目前由于亞洲孩子們的生活方式趨向西方化發展,飲食中高脂肪、高熱量的東西大大增多,而孩子們由于課業負擔過重,造成他們戶外活動與鍛煉的機會又在減少,生活中肥胖兒童不斷增加,于是就導致了孩子們發生Ⅱ型糖尿病的情況。
貴田嘉一教授還指出,糖尿病的發生與兩種因素有關,即遺傳和后天環境。在亞洲人體內有一種基因,它能使身體產生更多的熱量,它與人們過去的飲食習慣、食物的消化是相平衡的。現在人們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進入體內的食物熱量大大增加,超過了基因的負荷,不能將熱量分解。于是,隨著熱量的增加,就發生了肥胖。久之,機體胰島素分泌能力逐漸下降,身體對胰島素就變成不敏感狀態,血糖升高,最后造成Ⅱ型糖尿病的發生。成年人發病機理是這樣發病的,而肥胖兒童發生Ⅱ型糖尿病的機理也是這樣的。
由于Ⅱ型糖尿病的臨床癥狀不是那么典型,對帶有小胖墩性質的孩子,家長就要密切注意觀察。由于糖尿病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并發癥,如眼底的改變、腎臟的損害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智力發育不良等問題,兒童Ⅱ型糖尿病要積極認真地治療。在兒童Ⅱ型糖尿病的治療上,貴田嘉一教授說,兒童Ⅱ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與成年人治療的方法基本相同。不過60%的孩子通過飲食及身體鍛煉的方法即可達到治療目的,20%的孩子通過口服降糖藥就能使血糖降至正常,只有20%的孩子或用胰島素或用口服降糖藥物治療。
他強調指出,健康的飲食和積極的鍛煉是預防兒童發生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加強身體鍛煉不但可以預防糖尿病,還可以預防糖尿病并發癥,如眼底病變、腎臟病變的發生。如果孩子出現了Ⅱ型糖尿病,家長不可過度照顧,以免孩子更加肥胖。
(來源:大中華健康網)
糖尿病專題每日精彩推薦>>>
怎樣選用治療糖尿病的藥物
注射胰島素的步驟
糖尿病必用降糖藥嗎?
糖尿病患者謹防口腔疾病
糖尿病的早期征象
夜來香花籽可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早餐吃干飯好
老年糖尿病治療
如何預防糖尿病低血糖
特別專題推薦: 心血管診療中心 胃病專題 藥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