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報道:眾所周知,寒冷的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季節;但炎熱的夏季由于氣溫升高,人體出汗較多,心煩氣燥,睡眠不好,期間也極易突發心肌梗塞、腦梗塞、腦出血、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民諺說得好:“亡羊而補牢,不如防患于未然”。隨著夏季氣溫越來越高,老年人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從細節做起,特別要保心護腦,以保證度過一個健康而快樂的夏天。
一、靜心防燥
保持心靜,少動怒。夏天天氣炎熱,人容易煩躁、情緒激動,是腦出血的多發病季節。因此忌過度激動,同時應少打麻將、打牌,因為精神高度集中的活動都容易對血管造成壓力,刺激增多,情緒激動容易導致腦出血。
二、起居有節
起居有節就是生活中應當勞逸結合,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首先,要戒煙忌酒,其次,應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午間小睡對保持充沛精力很重要。再次,要稍安勿躁,娛樂、運動適度,才能讓身體更健康。
三、科學飲食
飲食結構要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做到科學合理,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及水產品,少食多餐,攝入足夠的食物纖維及潤腸食物;不宜吃過飽過油膩飲食,高熱量和高脂肪飲食禾但加重血流濃縮,會使血流流向消化系統加劇心腦系統缺血。
四、注意補水
炎熱的夏天,人體出汗較多,會造成有效血容量減少和血液濃縮,促使血栓形成,造成腦栓塞和心肌梗死。大量失水的同時也會造成鉀鹽和鈉鹽的丟失,低鉀會導致心律失常和乏力。而老年人體內水分比年輕人要少,所以在夏季最容易”脫水”,發生中風的概率自然會增高。夏季不要等渴了才喝水,要多喝涼開水,及時補充水分。
五、防暑降溫
據徐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長宮海濱介紹,氣溫在0℃以下或32℃以上是心腦血管病高發病季節。當夏季氣溫較高時應減少戶外活動,氣溫在355℃以上應停止戶外活動。高溫悶熱天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病發病。另外老年人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敏感,大腦反應遲鈍不能及時采取措施防暑降溫也是易患病因素。
此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可采取一些物理平衡治療方法,提高人體機體免疫力。比如在市面上選擇一些無任何副作用的家用醫療器械,從根本上調節人體身體機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