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周組織的急性或慢性感染.
急性甲溝炎的病原菌通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假單胞菌屬或變形桿菌屬,有時為白色念珠菌(參見第113節)或單純皰疹病毒.它們通過由于甲倒刺,甲廓損傷或慢性刺激(如水和去污劑)引起的表皮破損處進入.慢性甲溝炎通常發生在長期接觸水的職業(如服務員,酒吧招待員,洗碟子的人)或繼發于吮指.它是由細菌與真菌(通常為白色念珠菌)的混合感染引起.
癥狀,體征和診斷
感染可沿著甲的邊緣(側面和近端甲廓)或可蔓延至甲下并化膿.少數人的感染滲透至指的深部,可導致腱,發生肌腱壞死,進而感染沿腱鞘蔓延,終致慢性感染,產生甲毀形.
急性甲溝炎可始于甲倒刺或嵌甲,并可發展至鄰近甲溝炎的甲廓甲板化膿,很快引起疼痛,腫脹和指,趾甲周圍的紅斑.慢性甲溝炎起病相對隱匿.對慢性復發性炎癥,應取甲下碎屑行細菌和白色念珠菌或近平滑念珠菌的培養.
治療
急性感染的治療用熱敷或浸泡,且通常全身性抗生素治療(如雙鄰氯青霉素250mg口服,每日4次,頭孢氨芐250mg口服,每日4次).積聚的碎屑很痛,化膿的囊腔(膿腫)應該用11號刀片的手術刀尖切開引流.感染沿肌腱蔓延時,需立即切開,引流,最好請外科醫生協助.
對慢性復發性感染,必須將甲修剪至其下面皮膚的分開處.如數次培養均無白色念珠菌生長,則外用碘酊(2滴每日2次)以助保持甲下和甲溝炎部位的干燥,以免感染;如有白色念珠菌生長,則應該在甲溝炎和甲下部位外用抗真菌洗劑(如環匹羅索,咪康唑)或霜劑(如酮康唑)每日3次.無效的病例可能需要口服三唑類抗真菌藥:伊曲康唑或氟康唑.因為胃腸道很可能是白色念珠的來源,所以也可口服制霉菌素50萬u每日4次.如為婦女還需檢查并治療同時伴隨的念珠菌性陰道炎.嚴重變形的甲板可拔除.保持手的干燥可預防復發.
(來源:默克診療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