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民醫院的青少年心理專家魏賢玉說,“網癮”也稱互聯網成癮綜合癥,可以說,它是對網絡的一種過度依賴,表現為對現實生活失去興趣;網上操作時間超過一般的限度,以此來獲得心理滿足。當網絡依戀失控,對人產生負面影響的時候,就把它當作心理上的一種障礙來看待。
魏賢玉主任介紹說,青少年自我防護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對薄弱,容易被暴力游戲、虛擬交往方式、色情信息所吸引是形成網癮的主觀原因。但從客觀方面分析,青少年網癮的主要和家庭教育不當有關:
其一,許多上網成癮的孩子都是生長在單親家庭當中,他們在家庭生活中缺少父母的關愛,因此就會在網絡或者其他方面尋找歸宿感;其二,一些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一旦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就一味地指責孩子,也常常會使孩子由于壓力過大而喪失自信,而網絡輕松自由的環境卻令這類孩子癡迷上了網絡;其三,有些家庭的父母經常打罵孩子,而在玩網絡游戲時,孩子往往會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變成了威震八方的英雄人物,因而使得他們不但在游戲中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尊嚴,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是導致他們“網絡成癮”的關鍵所在;其四,一些在家中被父母極度溺愛的孩子,由于任性和心理年齡幼稚,并且在家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所以根本不受家長管制,因此一旦玩上網絡游戲,家長也無法控制住他們上網的行為。
家庭教育的不當是孩子迷戀網絡的主要原因,那么對孩子施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是改變網絡成癮問題的關鍵。家長在孩子的“脫癮”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事實上,現在許多父母教育方式過于簡單,要么一味溺愛、放縱;要么對孩子嚴加看管,甚至將其關在家里,不能出門,而有的家長甚至咬牙切齒,恨不得將孩子一棍子打死。這些對孩子的錯誤教育方式,不但不能使孩子“脫癮”,反而會使孩子更加的沉迷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應該定期與孩子交流、創造有利于孩子的成長環境、滿足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游戲等方面的需求;家長們要更新觀念,提高對網絡時代的認識,家長最好要學會上網,家長不懂網絡,就不能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督促孩子健康上網,并在上網過程中及時與其交流,防止孩子受到不良文化和信息的影響;家長要善用網絡,引導孩子選擇有利于他們成才的網站,當好孩子的引路人;孩子自制力差,綜合判斷能力較弱,家長要適時監督,把握孩子在家上網或去網吧上網的質、量、度;父母要鄭重告訴孩子不要光顧色情網站;家長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治療知識。
魏賢玉 :副主任醫師,心理一科科主任
中華醫學會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從事心理和精神醫學25年,先后多次在北京、上海、蘇州進修學習心理治療和催眠術,在國家級和省級雜志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并獲市科學技術獎2項,獲市優秀論文一篇。專治失眠癥、神經癥和各種功能性、慢性疼痛等病;擅長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業務;對各種精神疾病的康復治療有專長。
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三全天
失眠門診時間:每周五全天